化解“血荒”需分清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254554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化解“血荒”需分清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254554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化解“血荒”需分清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
2017-11-21 来源: 东方网

  燕郊燕达陆道培医院聚集了数百名白血病患者在此治疗。由于患者用血需求量大,有血头长期盘踞医院,从网上招聘献血者来燕郊,以“互助献血”的名义“卖血”,每个单位血小板向患者收费五六百元。血头现象的背后,是大量需要长期输血的燕郊白血病人。因为用血无法得到保证,他们除了找血头,也尝试了其他办法,如患者之间互借血小板以解一时之急。(11月20日《新京报》)

  此次记者调查发现的“血荒”现象,与此前的“血荒”现象存在诸多不同。这是一家白血病专科医院,而白血病患者主要输注血小板,患者不仅对血小板的需求量很大,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输血的频次也越来越密集。因此,这里的患者所面临的处境往往是,红细胞等其它成分血好找,但血小板难求。

  大量白血病患者集中在一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毕竟有限,“血荒”因此产生和加剧。这说明,此类“血荒”的主要问题不是血液总量不足,而是血液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所致。不仅如此,许多地方闹“血荒”时,主要集中在一种或两种血型,而其他地方则可能集中在不同的血型,假如能够将两地的库存血统一调度,两地的“血荒”都能得到部分缓解。

  血液总量不足,是我国血液供应过去一直面临的难题,但这方面的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2016年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就很说明问题,这份报告显示,我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无偿献血率持续20年攀升,献血人次数和采血量位居全球首位,不少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水平。这说明,数量不足的矛盾虽然还比较突出,但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成绩应该得到高度肯定。

  但另一方面,结构性供血失衡日益明显,大有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势头,假如仍用过去的思维来应对当前的情势,化解“血荒”就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导致结构性“血荒”的主要原因,则是血液的统筹调配层级较低,各地的血液中心或血站负责当地的血液采集供应,很少跨地区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假如统筹层级升高,结构性矛盾就有望得到相应缓解。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破地区分割的格局,建成区域性甚至全国统一的血液供应链条,这样做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在运输条件和速度方面也不成问题。最大的难题也许是,提升统筹层级将涉及到不同地方的利益,不仅血液供应充足地区不想与其他地区共享资源,而且血液采集还涉及到成本,要想突破利益藩篱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管怎样,这方面显然值得探讨和尝试,化解血液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