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公众不信任感 让公益回归纯洁本色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张杰蔷 295622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消除公众不信任感 让公益回归纯洁本色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张杰蔷 295622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消除公众不信任感 让公益回归纯洁本色
2019-09-0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19年“99公益日”正式启动,数据显示,作为“99公益日”迈入第5年之际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今年参与“99公益日”的慈善组织数和企业数已双双过万。如今的99公益日,已成为全球公益行业中一个典型的“中国样本”。(来源:中国日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公益”的模式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人人公益、指尖公益、网络众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全民公益似乎正在线上平台迅速实现。集全民之力,解一家之困,互联网公益为许多困难患病家庭带去了曙光和希望。

  然而,在互联网公益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漏洞。有些人眼红于公益项目的经济利益,罔顾良知,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打着苦情牌造假造势,通过编造虚假的悲惨故事来博人眼球骗取善款,将公益活动扭曲为“编故事大赛”,把受助者异化为表演的道具,令人愤慨!

  从“罗一笑事件”到“爱心妈妈李利娟”再到“七旬爷爷采药救孙”,这些曾刷爆网络引得公众纷纷解囊相助的公益活动最后都在网友的唾骂声中草草收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将必要的宣传手段应用于公益活动以吸引更多人关注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营销过度甚至虚假营销,那就是公益的可悲之处了。

  一次诈捐看似无足轻重,实则会产生不可想象的“蝴蝶效应”,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会严重损害公众对于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信任度,让人们开始“谈公益色变”。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和践踏,信任的缺失会让本就困难重重的公益事业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治理虚假公益,规范管理公益项目是当前我国公益事业突破困境,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社会各界应对“伪公益”的野蛮生长报以“零容忍”的态度,避免发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幕后玩家赚到的就是满满一口袋”的尴尬局面。

  监管部门应以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抓手,提高公益平台和项目的准入门槛,避免披着慈善外衣的“伪公益”混迹其中,提升公众对于公益项目的信任度。公益平台和团体应对相关项目负责到底,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证发布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善款流向的公开透明。社会公众也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坚决抵制虚假公益,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管部门,让公益回归纯洁本色。(王梓哲)

编辑:张杰蔷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