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惊蛰:惊蛰春动 以奋进之笔描绘吉林振兴新画卷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353010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二十四节气丨惊蛰:惊蛰春动 以奋进之笔描绘吉林振兴新画卷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353010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丨惊蛰:惊蛰春动 以奋进之笔描绘吉林振兴新画卷
2022-03-0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22年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惊蛰,古称“启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为“二月节”,即二月的节气,如今年惊蛰就在农历二月初三。冬天的时候,昆虫、小动物都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称之为“蛰”。惊蛰节气到来时,地面气温回升较快,空中有春雷萌动,于是冬天蛰伏的昆虫、小动物们纷纷结束冬眠醒来。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于是称之为“启蛰”。到汉朝第六代皇帝刘启的时代,人们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这样也更响亮生动了,沿用至今。

  记得上学时,每到节气老师都会讲相关的故事。老师在讲解惊蛰这个词的时候,说是天空打雷惊动了地底下的虫子要拱出地面了。那时候听着觉得很有意思。自己边听边琢磨,要是不打雷,睡了一冬的虫子就不会惊醒,虫子不醒,就不会从土地里拱出来。现在看来,不是感谢不感谢的事,雷声惊醒了虫子,也是因为这个时节天气回暖了,土地里的泥土已经变得松软,虫子能拱出来。老师这样讲,同学们提出了疑问,也没听到打雷声啊!老师说,这是指黄河以南的地方说的,北方回暖要稍晚一点。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这个解释不光是故事生动,更在于强调了雷、虫和土地这样三者的关系。这三者,皆因惊蛰的节气到来,而发生了如此密切互动的关系。引申来讲,是“惊蛰”通过雷、虫和土地这三者,从静止状态变为动态,活了起来,有了生命力。事实上,“惊蛰”的雷声只是一种象征说法,没有雷声的惊蛰,就不能叫惊蛰吗?其实,惊蛰的雷声只不过是春的讯息,所说的“生命”,是大自然万物开始生长的生命,是唐诗里写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生命。

  “惊蛰”似乎是古人的一个诗意的发明。古人以自然界生命复苏的意识取象类比人生,春天到来,自然界的小生命们都要蠢蠢欲动,更何况是万物的灵长人类!《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万物无不给予我们先民宝贵的思想养料。“惊蛰”之日,既是“阳春布德泽”唤醒那些“蛰伏”之生灵,也是唤醒我们的灵魂,不能在一日又一日的简单和重复中度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埋藏在自己身边的“美丽”,我们应该从它们的身上汲取焕发我们斗志的力量和信念。

  惊蛰到,项目迎早春。初春时节,冰雪消融,草木萌生,吉林大地正在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2月28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在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主会场举行聚焦“两确保”奋进“一率先”——2022年全省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省67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3700亿元。省委提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抓项目不松手,跑出建设加速度,引领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吉林振兴发展的图景在精准引企业、汇资源、落项目、聚人才中徐徐展开。

  惊蛰春动。今年是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新形势新目标鼓舞人心,新任务新使命担子不轻。对每个人来说,又一个崭新的天地在等待着我们去开拓奋斗。让我们一起出发,放开了去畅想,迈开了去奔跑,在本职岗位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征途,在伟大时代的恢弘画卷中,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一笔。(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