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工人日报刊发的一篇新闻令我们振奋:吉林省总工会通过产业扶贫等帮助村民增收,解决实际困难,使包保的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
从报道内容我们了解到,日前,吉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少红一行,奔赴吉林省总工会包保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的两个省级贫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目前,经过吉林省总工会3年来的持续帮扶,这两个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我们注意到,省总工会包保的马鹿沟镇农场村,养牛是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根据这一情况,省总工会在这个村投资建设黄牛养殖基地。2016年以来,省总工会累计投入112万元,在驻村扶贫攻坚干部的努力下,基地内的黄牛从最初的42头繁衍发展到最多时88头的规模。据省总工会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赵洪雁介绍,最近,销售出第一批黄牛的收入总额达到34.4万元,预计年底为贫困户每户分红1200元。农场村的11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在省总工会包保的二十道沟村,省总工会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选择了在这里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的项目。2017年,省总工会和长白县共同投资200万元建设的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可达到15万元,今年每户贫困户可分得1000元,并可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此外,省总工会还筹资312万元,为该村建设一座互助养老大院,使年龄偏高、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帮助他们过上互助式“家”的生活。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会议,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省领导强调要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形成可持续脱贫机制。为全省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省总工会包保的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取得脱贫攻坚工作喜人成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安排,驻村第一书记不仅紧盯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而且要一个人一个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资金、责任、分工,具体推进措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从本地实际出发,让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其次,“始终保持克难攻坚、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打好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加大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始终把产业扶贫、机制扶贫牢牢抓在手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增强脱贫攻坚整体性、实效性。知难而上,自我发力,迈出了脱贫攻坚的脚步,因而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可喜成绩。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着让百姓“过上小康生活”的期盼,扶贫攻坚部门派驻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重要指示,像省总工会那样,扶贫攻坚工作不负重托,接力奋斗,盯紧目标,克难攻坚 ,决战决胜 ,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使 包保贫困村实现脱贫,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党的脱贫攻坚工程的“红利”,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贵言)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