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奋斗,豪迈,向前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290879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奋斗,豪迈,向前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290879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奋斗,豪迈,向前
2019-07-0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图片1_副本.jpg

  引子——时隔50年相见的心音抖唱

  6月的家乡,一片葱绿,田野的小苗正在茁壮成长。蓝天下,一个已经约定好了的会面时刻,一个已经酝酿了两年的特别师生聚会,正如所愿如期而至。而在相视一愣、紧握双手的那个瞬间,大家印象虽说有所模糊,但沉静一会儿却渐渐廓清,只因为是那个年代完整毕业的小学生,也只因为是那个年代欠缺毕业的中学生,才有了强烈的心灵触碰之感,可谓心音抖唱,难掩激动之情。毕业后,所经历的整整50年的“变”与“不变”,唯有以相互一笑来作答。这般的自信、坦然和开怀,无不诠释着当年的少年狂,如今却蜕变成那抹夕阳红。

  半个世纪记忆的透彻穿越

  6月29日、30日,石咀中学前身,也就是原石咀“五七”中学69届的20名毕业生,与88岁老校长李宽林先生,与班主任老师高长翱、张文宽、王昕、王玉芹,穿着印有“梦,从这里飞”“50年再聚首”字样和“50”图案的白色、粉色短衫,高兴地相聚在早已空荡荡的老校址抚今追昔,随后欢乐在映月小院,尽情表达乡愁。尽管迁徙到他处的新校舍很漂亮,已经今非昔比,但曾经有过的原始留痕却依然浮现在眼前。大家用心声,用歌声,用碰杯声,用当年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开始上课”“下课”“再见”声,用老校长听课点评声,述说出来的一个个故事,动人而抵心。到今年底,恰是毕业50周年。时隔半个世纪的两天相聚,年代久远的感觉时不时地出现。

  不过,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印记不仅没有混沌,反而越发清晰,其“变”与“不变”的切身体认,折射着沧桑巨变,折射着人与家国不断演绎的沉甸甸历史与精彩无限的现实。半个世纪记忆的透彻穿越,回味起来更有嚼头。作为共和国教育史上没有高中,只有初中的1969年这个怪味儿十足的年份,竟然成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奇闻,但却不是趣事。69届中学毕业生,因此也成为新中国教育摇篮里被晃来晃去的“独生子”,他们以十六七岁的过低年龄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咬牙承担着自食其力的生存、发展重任,可谓是前未有先例,后亦不见来者,所具有的“唯一性”显然不同寻常。我们苦涩地追忆着,那年那月的乡镇中学,没有像样的校门、操场,没有像样的校舍、教室,也没有像样的课程表、书本,读书声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氛围,就像喜马拉雅山一样,空气“稀薄”,严重“缺氧”,而经常看到的,就是那些隔三差五背着书包,带着饭盒去上学的身影,除了有“劳动”课外,还有校园里你追我打、吵吵闹闹的淘气场面。简易的篮球场上,抢着玩投篮,算是校园里跳动有劲的音符了。

  挨着操场,紧靠西山脚下,排在前栋土坯房东侧的第一个教室,就是我们的学堂。在没有水泥地面的教室里,放着三趟几十张木制课桌和凳子,发白的黑板用班费买来的墨汁,刷了又刷,涂了又涂。当然,也是对付着用了又用,办学条件那是相当的不优。到了1967年、1968年,我们的学校也终于有了一些转机,从东北师大、吉林师范、舒兰师范等院校直接分配来的几位风华正茂毕业生,成为我们读书学习的“主心骨”。他们,有的当了班主任,有的成为科任老师。于是,我们有幸逐步恢复正常上课秩序,教室里飞出了早就该有的朗朗读书声。而在此前,我们在小学“带帽”初中班的石咀镇中心小学校,也曾预感到复课阶段的来临,读书的希望开始在眼前闪动。

  我们不敢错过的坚强历练

  当年最早教语文课的老师,至今还被同学们称为首席班主任。他的名字叫高长翱,其文化内涵和翱翔气魄很给力。作为篮球健将,高老师不仅个子高,长得也很帅气,既当班主任,又教语文课,还要应对县、乡打篮球比赛,真的是很忙碌。不过,他还是克服缺书少本的困难,尽心尽力地给我们上课。阅读分析,写作训练,口语和文字表达,都是高老师所下功夫之处。现在想起来,还是蛮幸福的。倘若那时,班主任不是这样善待已经受到“文革”动乱“伤害”的学生,不管不顾地采取大放羊的松散管理模式,那么,我们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很任性地跑来跑去,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容易扭曲,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在那个“文革”动乱爆发的年代,简直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不谙世事的中学生们岂能陷污泥而不染呢?人品学品事品不端,搞上整人整事勾当等愚蠢之事,也容易毁掉前程。一旦去参加“打砸抢”,那可是天大的罪过,终生难赎。而为人师者,也就不会有吸引力、凝聚力和亲和力,更恐难让今天的学生们去亲近,去感念,去相会,也早就敬而远之了。作为“50后”的那一茬后生,经历的变故实在不少。小学毕业时就无情地被首当其冲,“文革”10年动乱第一波的袭击确实难承其重,所谓的“停课闹革命”也差一点让我们折翼,同样没有什么出路,其命途多舛、前途迷茫,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可怕。

  尽管曾担任过班主任的王昕老师、高长翱老师、张文宽老师,赵雯霞、祝春玲、李传来、龙振吉等科任老师,都很负责任地教书育人,并将我们送到了毕业,可这届毕业生,就像命里注定一样,还是没能赶上好时候。母校曾说要办高中班,让我们接着跟进。然而,办高中班的计划又很快归零,那是下一届同学才能享受到的好事。这趟班车肯定登不上去了,那就只好一下子散去,各奔东西。面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艰苦磨练,很多人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偷偷将泪水流进了心底。而一些人,或返乡务农,或应征入伍,或从政从工从商从教,反正不能呆在家里“啃老”。我们的同学就是这样经受岁月的磨砺,思想进步、劳动付出、学习奋斗,一个不少地拥有。因为我们不敢错过坚强的历练,一切都需要自己努力。

  经过二三年,甚至四五年、五六年时间的反复折腾,大专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一些人算是有了一些出头之日。尤其是恢复高考后,让这届中学毕业生抓到了机会,不少同学几乎忘记了自己已是大小伙子、大姑娘了,也忘记了自己仅有完整的小学毕业程度,中学基础薄弱,但为了抓住走进象牙塔学习深造的“窗口期”,还是在如饥似渴地强化“热身”,积极备考,争先恐后地报名应战,最终圆上了上大学的美梦。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坚定地走自学成才之路,自强不息的结局也是不错的。我们可谓是懒惰不起、耽搁不起、拖拉不起的一代人,必须珍惜大大小小一切机会,面对和接受所有的坚强历练。这,或许是“50后”们特有的选择,固有的韧劲。

  岁月更新,草木繁茂,家国幸运,民族有望。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为内容的思想大解放,涵养出了中华民族奋力进取的可贵突破精神,那就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与涌动。2018年,亿万国人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放眼望去,累累硕果压满枝头,举国兴奋不已,欢呼不已。走进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近14亿中国各族人民,更是喜不自禁。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国70华诞到来之际,我们同全国人民一样,展现出大庆的姿态。无论是乘坐飞机,还是乘坐普快列车,或乘坐大巴车,或自驾小轿车、三轮摩托车专程来参加师生会的同学,都是那般的开心和激动,愉快而友好地相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憧憬未来,更愿祖国前程似锦。

  坚持追梦蛮拼的甜蜜收获

  人们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回顾以往,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用行动回应和见证了那些至理名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奋斗则将一事无成。据不完全了解,目前,全班手持大专、大本毕业文凭,手持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手持大学、培训机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特聘书,手持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励证书的同学,并不缺少。这就是毕业后50年来同学们为母校、为老师,也为新中国70周年大庆献上的厚礼。同样,我们这些贴上了“69届”一个特殊年代标签的中学毕业生,也难掩感恩的不平静心情,谁都想敞开心扉一吐为快。你看,毕业50周年师生会的主题就是纵论昨天、今天、明天的“变”与“不变”。争先恐后讲故事说糗事,谈对比言感慨,讲收获叙友谊,话旧谈新,皆言之有物。

  毕业50周年大聚,大家也难免要诗意大发,情感迸射,述说着风风雨雨,逆逆顺顺,得得失失。而细心聆听起来,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却都是心音抖唱。“变”了,人与家国越来越好;“没变”,我们的母校情、师生义依然不失本色,我们向善向好向上的前行脚步依然铿锵。正可谓是:三年风雨飘摇催生出“69届”中学毕业生,50载光阴掠过证明了这一代人没有掉队。比如:在我们这个班不乏激流勇进者,也不乏对家国有着贡献的人与事。抓住机遇不舍奋斗,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实干进取,坚持“学、思、行”,即使步入夕阳行列,也不曾示弱,似乎“逆生长”,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活力四射的当年,丝毫不减“精气神”。在60岁后迎来的第二“青春期”,还能写出人生大文章,一展不老的风采。我们没有辜负父辈们的期待,没有悖逆进步的时代、发展的社会,没有让母校和老师们失望。

  靠智慧、能力考取公立教师,退休后索性开办音乐班,拨响悠悠琴声育童忙的尹殿贵;以行家里手功底,坚持不懈抓技工教育促就业,为家庭送去福音的黄秀清;曾掌管一方“国网”,点亮千家万户,现已打道回府含饴弄孙的周立勇;久久为功守住汽车轮胎生意,坚持畅游商海,当好民营企业家的赵广龙;从国企退休后,不懈地与时俱进玩“彩视”玩“微信”玩“神股”,颜值、价值双提升的吕丽萍;老当益壮发展林下参,实现多种经营,主动奔富路的王乃炎;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并获得优秀称号,现在还在打拼的王晋华;老来露一手,在县城堪称书法绘画能人,赛神仙般生活的董志升;退休了,“光”与“热”依然充盈,随后就被某大学人文学院聘用,且已擢升为领军人物的汪涵……等等,都是那一届中学毕业生创造出来的奇迹,为母校、为老师所自豪、所骄傲。

  展望——接续奋斗夕阳会更加美好

  岁月不饶人,年龄催人老。一晃几十年过去,回首走过的那漫长人生路,诚然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不过,我们也是追梦人,一样有内生动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样去奋斗,一样尽享全面小康。而更具强项的是69届中学毕业生最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最知道感恩党、感恩改革开放、感恩新时代,也最能用实际行动去呵护新时代新征程新前景。走进新时代的夕阳红,无疑会释放出晕轮效应,阔步在追梦路上。而铺展开来的,也无疑是那幅“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最美画卷。未来,我们接续奋斗,豪迈、向前!(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