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吉林网日前报道,8月4日上午,长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了上半年长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对长春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情况和长春兴隆海关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各项举措等内容,作出了详细介绍。
当地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长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27.9亿元,增长3.9%,出口69.5亿元,下降7.2%。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逆势增长33.9%、九台区增长21.3%,这些增长都十分抢眼,值得关注。
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低迷不振,下行压力异常之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长春市外贸进出口趋稳向好实属不易。我们看到,该市一般贸易占绝对比例,已经形成一种优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454亿元,增长2%,占同期长春市进出口总值的91.3%。如此高比例增长,无疑有力地拉动了整个外贸进出口增长。除此而外,加工贸易21.6亿元,增长11.6%,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18.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也已经表明长春市外贸进出口势头不减。
一般贸易增长,是长春市逆势图强的一个坚强表现。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过半,也同样实现了增长,更为可观。这是一组值得点赞的数据,含金量大而实。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1.3亿元,增长2.4%,占同期长春市进出口总值的58.6%。国有企业进出口139.6亿元,下降7.5 %,占28.1%。私营企业进出口65.1亿元,增长32%,占13.1%。从外贸进出口增长渠道观察,上半年,长春市形势利好有突出看点。数据显示,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296.4亿元,下降6.5%。对东盟进出口23.9亿元,增长7.4%,对日本进出口62.2亿元,增长39.8%,对墨西哥进出口23.8亿元,增长11%,对韩国进出口18.9亿元,增长8.4%。
上述数据“正”大于“负”,相减完成依然是“正”,深刻表明长春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两手抓”不仅做到了“两手硬”,也做到了“两手赢”。我们再从结构上看,会有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长春市外贸进出口趋稳向好,折射出基础牢,后劲足,韧性强,潜力大。比如:机电产品,仍然是该市第一大进出口品种,农产品进出口增幅仍然较大。比如:上半年农产品进口18.5亿元,增长1.7倍,主要由粮食进口拉动,上半年粮食进口16.4亿元,增长了2.1倍,增长幅度可谓不小。
当然,作为汽车城,长春市汽车零配件拉动外贸进口整体逆势增长,也很明显。为防止境外疫情对生产件和备件的供应情况产生影响,部分汽车生产企业调整采购计划, 提前采购以便建储,保证国内正常生产。而国内汽车行业生产秩序,也逐步恢复,新车型改款、车型功能升级和汽车市场回暖,使汽车零配件进口需求增加。可见,内需拉动效果显著。
这是下好先手棋,主动防风险,自觉谋发展的得力之举。长春市外贸进出口趋稳向好,关键是逆势增长动力强。有动力,就能奋斗实干,就能稳中求进。动力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想要、想做、做实、做好、做久,就是志在必得,越是艰险越向前,迎难而上不松劲。(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 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