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拓空间 吉林黑土地上耕种“智慧田”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41502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藏粮于技拓空间 吉林黑土地上耕种“智慧田”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415023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藏粮于技拓空间 吉林黑土地上耕种“智慧田”
2021-07-2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7月20日上午,“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 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场采访。众多记者了解了这里的玉米长势、黑土地土层和玉米种子展示,尤其是无人机机群喷洒作业令人印象深刻。环球时报记者侯佳欣在梨树的“田间地头”采访后表示,“对农业种植、农业生产有了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吉林黑土地。” 

  在玉米田里进行无人机机群喷洒作业,是一幕多么令人惊叹的场景!记者抓住这样一个印象深刻的“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吉林黑土地”,其实指向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吉林的有效实施。梨树的无人机机群喷洒作业,让“藏粮于技”拓展了空间,成为吉林黑土地上耕种“智慧田”的一个缩影。

  藏粮于技,兴农于技。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推广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经历了疫情防控关键期,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等现代农业科技及时出手,不仅保证了疫情不误农事,更加速推动了“藏粮于技、兴农于技”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吉林省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着眼未来,立足当前,加速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不断积累了经验。“藏粮于技”不仅降低了种田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还使得粮食丰产、农民丰收更有保障。

  藏粮于“机”,促进推广保护性耕作。从我国看,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农业科技与农机装备技术进步的支撑至关重要。吉林省在实践探索中更是尝到了“土地是基础,农机是利器”的甜头。近年来,吉林省将保护性耕作确定为黑土地保护首推重大技术,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院校合作,在梨树县建立研发试验基地,制定全国首个“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并作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推广县数从最初的15个增加到2020年的46个,面积从215万亩扩大到1852万亩。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相配套,吉林省推动研发全国第一台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为了在全省广泛推广农机在保护黑土地中这个利器,吉林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落实力度,使全省农机总动力大幅度增长,2020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2021年农机作业面积扩大到2800万亩,比上年再增加1000万亩,有效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藏粮于技,走向信息化、智能化。农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是助推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突破口。着眼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省大面积启动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在中国农机院的技术支持下,吉林省开展面向全省的农机监管服务的信息化,运用北斗远程作业监管终端进行深松作业监管,后续逐步涵盖耕整、播种、施肥、植保、灌溉、收获等农业生产全作业各环节,且完全以电子监测数据为依据发放补贴的农机信息化平台。在此基础上,又依托中国农机院开发建设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通过运用多种技术,形成了集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于一体的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业务最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推动了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促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藏粮于技无止境,与时俱进耕种“智慧田”。从“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 网络主题活动呈现的报道看,“藏粮于技”不是梨树的专利,农用无人机、免耕播种机、条带旋耕机等新型农机在吉林全省已经日渐普及,推动着农业生产从会种地加快向“慧”种地转变。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时期吉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头戏。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吉林省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让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用“智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