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林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备春耕形势主要呈现“三个有利”局面。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吉林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对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推动力度大,营造了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有利环境。据调度,农资生产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备耕物资供应充足,下摆入户进展顺利。截至2月22日,全省种子已入户56.3%、化肥41.9%、农药14.5%,同比分别快4.6、12.8和4.6个百分点。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永恒的课题。可以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稳居全国第五位;增产8.32亿斤,是东北三省中唯一实现增产的省份;单产940.52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58%,跃居全国第三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吉林黑土区耕地面积达0.69亿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5.5%,占东北黑土区耕地总面积的24.82%。2022年,吉林按照玉米秸秆覆盖量划分3个档次,对保护性耕作进行补贴。今年,吉林计划落实粮食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323万亩。可以肯定,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护耕地数量、着力提升耕地质量,“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底气更足。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也已达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2022年吉林审定通过完成试验程序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9个,每年受理各渠道参试品种2000个次以上,市场上可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3600多个,玉米品种2660个,水稻554个,大豆397个。打好种业翻身仗,粮食增收更有保障。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指出,未来十年,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完全确保,粮食自给率将提高到88%左右。当前,从黄淮麦区到“天府粮仓”,从“南繁硅谷”到东北黑土地,各地区各部门也正在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农业大省,吉林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林溪)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