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如期召开、胜利落幕,不仅是中国万众瞩目的政治大事,也是世界各国聚焦的政治大事。而“两会”在召开期间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铺设的“部长通道”,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记者会,则成为人们了解、观察、感受政府工作到底干得如何的亮丽窗口,在海内外媒体的视野中,一直是那么重要,那么有价值,那么有影响力。
3月15日上午8时50分,回答完记者提问的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成为今年最后一位亮相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的部门负责人。有媒体在报道中说,今年,共有46位国务院部门负责人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部长通道”驻足发声,即席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多达95个,人数为历年最多。其中,9个国务院部门系首次亮相。而在此前一天,即:3月14日上午,梅地亚新闻中心也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一场质量专题记者会,圆满收官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20场记者会的举办。
可见,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不仅成功召开,还成功铺设了“部长通道”,成功举办了记者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加大,新闻舆论效果显著,形成的舆论氛围非常浓厚,其意义凸显。正如媒体所言,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到梅地亚中心,从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部长通道”到全国人大、政协“两会”记者会,在10多天的会期里,密集的“部长声音”吸引着世界目光,回应各界关切,把一份中国信心与力量传递给全世界,中国进入人大、政协“两会”时间,再一次让世界烙印深刻,也再一次让世界感知中国、读懂中国、关注中国、欢迎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民生的显著改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突出。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低迷,不确定因素增多,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都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折磨,挑战不断,考题难答,可谓步履维艰,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聆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和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出的“部长声音”,具体感受中国前行的咚咚脚步,对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欠发达国家,都是具有正能量的感染、带动和敦促。中国人大、政协“两会”——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铺设的“部长通道”,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会,无疑见证了中国故事的动听,中国行动的闪亮,中国贡献的可贵。
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世界形势变化无常,全球治理秩序亟待理顺,平等、公正、透明、创新发展呼唤互信互助、合作共赢的落地,已经或正在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学习借鉴中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治国理政新理念,唱响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咬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造福于亿万人民这个执政宗旨不放等经验,中国引领、中国带动、中国示范、中国帮助,越来越与世界密切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首提,中国更是身体力行,更为必要和重要。这就是大国的责任担当,世界各国的迫切期待。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致元旦献词时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认识到承担新角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做到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决不打肿脸充胖子。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做事有度,处事有方,我们就能淡定从容、行稳致远。中国稳健迈步,正是世界看好的大亮点。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8%以上,进出口贸易增长20%以上,外汇3万亿美元,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物价同比上涨1.7%,31个大城市失业率在5%左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3月12日在“部长通道”,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今年1月至2月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文称赞,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正趋于稳定的最新迹象。”南非大学教授撒贝罗,对此也给予热情点赞:在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增长乏力背景下,中国经济传递积极信号,并继续扮演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稳定器”角色。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铺设“部长通道”,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记者会,国务院部门负责人讲中国故事,不仅亮了中国人心,也亮了世界人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我们永远铭记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发展道路,办好中国事情。(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