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为民服务的好事成为“烦心事”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54354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别让为民服务的好事成为“烦心事”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54354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别让为民服务的好事成为“烦心事”
2017-11-17 来源: 吉网

  一位71岁的老人遇到当地主要领导,向其反映多年来无法办理退休手续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了解情况,协调相关单位后提出调解方案,问题就解决了。但这也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没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结果小毛病拖成了群众的“心头病”。(11月17日《人民日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中,“人民”二字必定是重达千钧的,或许从入党、入公职的那天起,我们就与服务人民结下不解之缘,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永恒的使命。

  近年来,全国各级党组织都将便民利民作为重要工作导向,不少地方更是叫响“最少跑一次”“一次都不跑”的响亮口号,不论行政审批,还是信访调解,“社区网格员”“村民代表”都能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也有的地方实现“网上政务”全覆盖,“不见面”成为群众办事的主色调,服务群众更为便捷。还有的地方全面深入开展“基层大走访”,实现走访基层企业、百姓“无死角”,广泛收集诉求、建议,并认认真真解决、落实,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尽管各地创新招数多、服务效果好、工作干劲足,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没有终点,更不存在“歇脚点”,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民生、生态,哪怕一个细微之处发生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怪乎有不少基层同志反映,人少事情多、流汗有流泪、出力不讨好,别提多“委屈”了。但即便再“委屈”,也不能把为民服务的好事做成“烦心事”,给老百姓“添堵”,我们在找客观理由的同时,更要多去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时下,不少党员干部做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干得多、想得少,方式方法创新不足,无法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没手抓痒”、疲于应付,很难满足人民对美生活的需要。也有的干部不能端正工作态度,“打一鞭子动一下”,服务态度散漫、消极,即便被群众指摘,也权当无所谓,让群众“气不打一处来”。更有一些人“病入膏肓”、作风虚浮,重私轻公、循私废公,工作中干私事、接私活、谋私利,完全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

  如此说来,在工作机制、办公环境、装备配置、技术条件这些为民服务的“硬指标”全面达成之余,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软实力”,真正让群众能顺心、得实惠。党员干部要过“思想关”,涵养正确鲜明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有规矩、有约束,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有的想法不能有,保持思想作风、道德品行始终走在前、做在先,树好形象。要过“学习关”,不仅要适应服务群众的最新要求、掌握服务群众的最新技能,更要注重分析研究、思路革新,紧密围绕“群众需要什么”谋思路、想对策,让改革、创新汇聚服务、发展的正能量。要过“行动关”,善于担当、争先作为,全面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要全身心投入做好群众急需办理的事,回应民生关切,又要敢下基层、勤下基层,上门为群众解难题,把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里。

  “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与其消极应对令群众“烦心”,倒不妨认真对待、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在矛盾缺陷之前根除积弊、在服务民生之中创新作为、在群众满意之上再攀新高。(储旭东)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