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慰不问”是因为少了“共同语言”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60236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只慰不问”是因为少了“共同语言”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60236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只慰不问”是因为少了“共同语言”
2018-02-23 来源: 吉网

  肩扛一袋米,手拎一桶油,献上慰问金……春节前,基层干部往往都要集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这本是了解群众需求的好机会,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下去慰问时,只是为了与慰问对象拍个照,刷一刷亲民形象,连多拉几句家常都不愿。(据《半月谈》)

  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去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是群众路线的要求和基层组织的职责所在,也符合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很有必要。而且,现在有了从上到下更加严格的监督手段,加上随时都有可能拿起手机“捅”到网上的眼睛雪亮的群众,慰问金或慰问品也大都不再有送到非困难群众家中之虞。可是,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却仍然屡屡遭人诟病呢?

  原因无他,乃是因为,慰问的形式虽然有了,慰问的对象虽然也是对的,但却往往是有“慰”无“问”,有行动无沟通,有关照无关心,让素来既重“表”又重“实”、既看重礼物又看重态度的困难群众心生不满。

  人到了,话没到,礼物到了,感情没到,只慰不问——进门之前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说的话里很难说有什么感情因素在——这走访慰问活动也就沾上了形式主义的气息,招致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还要强拉着慰问对象摆拍一下,势必会引起群众的反感。

  说到底,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彼此不亲,二是因为没有共同语言。不亲是因为不熟,不熟是因为不常走动,不常走动就不了解,不了解就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干部跟群众不熟不亲,群众跟干部也不熟不亲,彼此不在一个维度里,自然聊不到一块说不到一起,更不可能敞开心扉。所以,解决不亲和没有共同语言的问题,需要平时多去基层走一走,日常多与困难群众打打交道,熟络起来,亲热感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也就找到了。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与困难群众沟通。沟通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而技巧与方法都是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掌握的。换句话说,对于进门之后如何问、问什么的问题,可以通过培训和对流程的标准化来解决。

  比如,从进门如何打招呼到出门如何说再见,从应该问哪些问题、了解哪些情况,到问的语气、什么该问什么该避讳等,都可以通过培训的形式让参与慰问或逢年过节有慰问任务的基层干部掌握,还可以通过标准流程和标准反馈表格的形式让基层干部做好记录、统一归档备查,甚至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形式防止弄虚作假。

  掌握问的技巧和方法不是目的,问出有用的信息、了解群众真实的需求才是关键。所以,标准化流程和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既符合人际沟通的规律,又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在这一点上,可以多向现代管理科学借鉴、学习。

  缺乏经常性的沟通,亲人之间都会生疏,所以,最最重要的仍然是加强日常工作中与群众的联系,不要让群众觉得你总是高高在上,也不要总是觉得群众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群众心里的那杆称,根本不是摆拍几张亲民照片就可以压得平的。(张楠之)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