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清明之风永远劲吹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季晔 263163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清明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清明之风永远劲吹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季晔 263163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清明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清明之风永远劲吹
2018-04-08 来源: 吉网

  4月5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如期而至。当天,新华网曾作出报道说,清明时节,鲜花寄哀思,松柏护英灵。一曲曲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深深印刻在亿万人民心中,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慎终追远,感悟生命的启迪,激扬前进的动力。缅怀先贤,扛起历史的重担,完成未竟的事业。如此中国清明风,清爽着神州大地。

  清明节,红色基因活力无限,中国清明风总是那般无限激荡,吹拂人心,家国情怀由此而荡漾,而升华。清明时节,满目油绿,春意浓浓。在清明节祭奠英魂,缅怀先烈、先人,传承他们的初心之志,筑牢同心之基,凝聚民心之力,让红色基因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循环起来,化成新时代跟党奔前方的坚定行动,其意义深刻而重要。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清明节刮起中国清明风,荡漾家国情怀激人奋进,更需要荡涤没有任何价值的旧俗,进而自觉远离恶俗和陋习,积极崇尚新风俗新风尚,主动融入进文明进步实践,可谓是新时代的呼唤。

  我们知道,清明节在中国的传统中是一个祭奠先人的特殊节日。这一天,放鞭炮、献贡果、焚香、烧纸钱,等等,诸如此类的传统的祭祀方式,也就是旧俗、恶俗和陋习,依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程度不同地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比如:上坟烧纸容易造成火灾隐患,引发火灾;容易引发或加重烟霾天气,伤害生态环境和人们健康安全;容易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家庭钱财,毫无益处。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积极倡导民众文明祭扫,让这些毫不可取的旧俗、恶俗和陋习退却,甚至消失。

  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节地生态葬,文明祭扫新方式,开始走进各地,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成为实现移风易俗的重要推进作用,清明节刮起的中国清明风,完全体现在了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安全祭扫方面。比如:在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这里的工作人员为每一名前来祭扫的群众免费发放鲜花,鼓励市民通过鲜花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此举就很有倡导意义,其提供的祭扫服务,不只是一束鲜花的心意,更是一个文明、绿色、安全祭扫的助力和推动,值得广泛推介,值得民众珍惜和接受。

  然而,即使这样倡导和服务,也难以改变一些人对旧俗、恶俗、陋习的死守,一招一式还是那么愚昧、落后而有害。“我们在高峰日期间,每天要发出两万多支鲜花,但是一些人还是习惯性地带一些食品、烧纸、香烛等这些传统的祭品,每年清明过后,大约要清理出传统的祭品100多吨,对环境也是一种污染,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是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负责人倪晓峰的介绍。可见,在刮起中国清明之风的同时,依然还有泥沙飘落。细想想,有鲜花不用,却执意地点香烧纸摆贡品,不仅有违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安全祭扫新俗新风,还留下了那么多垃圾,其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应读懂清明节祭扫,就是一种缅怀之情、思念之意、感恩之行的真诚释放,最好的表达并非是变着花样地去烧纸钱品,而是在内心深处感受先人、先烈、亲人的音容笑貌,铭记他们为家国操劳、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故事,继承、发扬他们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品质,优秀的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的作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目标前行,争做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恰恰是踏响清明节足音,跟上新时代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进应采取的态度与行动。除此而外,都是有害而无利的选择。

  清明节刮起中国清明风,荡漾家国情怀激人奋进,清明节怎样过也到了该彻底移风易俗、洗心革面的时候。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安全祭扫,也应成为社会丧葬文化主流。作为后人,还是以尽孝老人,善待家人,友好待人为高尚,大力实行好厚养薄葬、节地生态葬、丧事文明办的风气。至于那些花钱圈地、占地建筑豪华坟墓,死后搞豪华丧葬、豪华祭祀,过度消耗资源和钱财,热衷追求“旧俗恶俗陋习效应”,似乎会让你一辈子都安生、几代人都吃喝不愁等举动,统统都是自欺欺人的鬼神之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清明节刮起中国清明风,荡漾家国情怀激人奋进,需要人们发自内心地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英烈用血和泪换来的,是无数劳动者蛮拼奋斗得来的,是自己不懈实干进取拿来的。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记住他们,都会敬仰他们,都会像他们那样奋斗不止。我们坚信,清明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清明之风却永远劲吹。(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编辑:季晔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