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以“清”守“节”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曹淑杰 278298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党员干部要以“清”守“节”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曹淑杰 278298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党员干部要以“清”守“节”
2018-12-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北宋宰相王安石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诸宝。有一位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并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夸奖这方宝砚“呵之即可得水”

  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牵”羞得那人无言以答,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而去。

  面对珍贵的宝砚和自己的“爱好”,王安石“见利不亏其义”,毅然妙语婉拒。因为他深深懂得,再珍贵的宝砚与自己的清白之名也无法相提并论,一旦收下宝砚,不但会“失节污名”,更是会因打开私欲的“口子”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古往今来,诸如王安石般“见利”仍能“守义”的为官者不在少数。百姓称赞的“四知”先生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严辞拒贿;深受爱戴被誉为“况青天”的太守况钟,卸任时”检点行囊一担轻”;淡泊名利甘守清廉的时代楷模杨汉军,逢年过节紧锁家门,“谢”客上门……在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无一不“平生行止无污点”,廉洁奉公,守节守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百姓的深情厚爱,他们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在百姓心中生根开花。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初心不纯,党性不足的党员干部随着职位的步步高升,权力点点增大,诱惑的层层加码,开始名节“失守”,在“不起眼”的“小利小益”中破了“戒”,渐渐地放宽了要求,放松了原则,最终遏制不住自己“如火”的欲望,大节不保沦为“阶下囚”。“人见利而不见其害,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必亡。”庭审中的“忏悔”,囹圄中的“眼泪”无一不警示着每一个为党员干部,人只要有了贪欲就会“销钢为柔、塞智为昏、染洁为污”最终坏了一生名节。因此,为官者必须筑牢思想的堤坝,“见利”仍能守住自己的“初心”,不忘“我是谁,为了谁”时时慎独慎微,用好“手中权”,算好“良心账”,守住“最底线”,“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竭尽全力做到“小利”面前“面不改色”,“大利”面前“稳如磐石”。

  宋人吕本中所著《官箴》的开首之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最重,一曰清、二曰慎、三曰勤。”三事清为首,为官者无德无良,无仁无义,无知无畏,不能保住“节操”守住“清名”,必将心难定、业难成、民难安。“见利不亏义”,是一种道德素养,更是一种政治修为,只有每个为官者都能“立身惟清”在名誉利益前稳住心神,禁住诱惑,保住本色,才能“保节守名”,留一世清白在人间。(作者 褚文静 )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