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脱贫禁令”重在抓实作风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92218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落实“脱贫禁令”重在抓实作风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92218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落实“脱贫禁令”重在抓实作风
2019-07-1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国务院扶贫办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通知指出,贫困县必须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不得在奢华场所举办会议、活动。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一律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7月16日新华网)

  其实,去年12月份国务院扶贫办就曾印发过通知,明确要求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不拍摄摘帽专题宣传片,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这次“脱贫禁令”可以看作是重申,所以重申,大概与现实中有相关的苗头有关。笔者认为,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脱贫禁令”是指导全局的规定,落实“脱贫禁令”,要上升到作风层面,全面预防和整改。

  重申“脱贫禁令”,实质上是强调作风问题。国务院扶贫办通知中所明确的脱贫前“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脱贫后的几个“不”,表面看所指的是工作,实质上是在严肃纪律,强化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成败,打硬仗必须有硬作风。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有硬作风。硬作风是用制度和纪律约束出来的,需要反复强调,时时提醒,形成氛围。

  贯彻“脱贫禁令”,要从负面典型中汲取教训。“脱贫禁令”不是空穴来风,在安徽省阜阳市曾经发生过颍州区扶贫办拟以60万元预算采购“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曝光后,尽管当地表示放弃拍片计划,将预算资金投入到扶贫上,但公众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失。可见,脱贫攻坚越是出成果的时候,越容易出现盲目乐观,做出越格的事来。仔细品味这个案例,背后的根源就是形式主义思想作怪,导致铺张浪费,摆花架子,讲究排场,这种现象一旦失察,放松约束,就将被更多的地方所仿效,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可想而知。因此,越是到了出成果时候,越需要警钟常鸣,重申禁令,严格禁止各种借脱贫宣传搞劳民伤财的行为。

  落实“脱贫禁令”,重在“举一反三”。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脱贫禁令”,既有所指,又不仅仅是那几个“不”,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全面系统谋划,从作风建设的高度作出全面部署。要深入学习和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随时查找工作中作风不实的问题,善于举一反三,自我约束,自我预防,自我纠偏,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把敲锣打鼓造声势,化作打牢务实作风上,把精力集中用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这样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掌声。(董宏达)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