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心中有民”百姓才有幸福感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99317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城市建设“心中有民”百姓才有幸福感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299317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城市建设“心中有民”百姓才有幸福感
2019-11-0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1月2日下午,正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沿滨江栈桥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习近平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总书记这段话,既是对上海城市建设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全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申。实践表明,“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城市,百姓才有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代政府的根本目标是增进全社会的福利,这就涉及到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是重点,也是根本。这是因为发展为什么人、由谁享有的问题,既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共享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老百姓宜业宜居,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真正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在物质、精神和生态上享受美好生活,这是最大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造福于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是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我们说的“美好生活”,具一点就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有物质生活层面,又包含精神生活层面。获得感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就是感受到自己收入、福利的增加,就业、居住、出行等情况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幸福感,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在自己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拥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享有尊严与自豪。安全感,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就是有一个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拥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可以说,获得感是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基础,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后的表现形式。这实质上是对政绩观的重要检验。作为城市管理者,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在第一时间感知百姓对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等与民生热点问题的关切;只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融入具体发展实践之中,不断探索落实的路径,才能使发展为人民谋福祉、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变为现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要精于善治。要看到,人民幸福生活依赖于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如何,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这“三感”不是空喊出来的,也不是一般地抓法就能够轻松实现的,而需要洞察社会发展大势,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全面提高治理思维和治理水平。当前最要紧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探索解决各类矛盾的新思路、新手段,统筹破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公共安全、社会公平、弱势群体、人口和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转变社会管理的理念,变管理为治理,坚持治理和善治理念,促进政府主导与社会管理社会化相结合,着眼于全力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全面建成法治政府。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深入群众,不断提高解民情、察民意的本领,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回应人民关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顺应民意、得到民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