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励民、惠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341503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富民、励民、惠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侯薇 341503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富民、励民、惠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2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要窗口期。必须脚踏实地加油干,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神州大地的生动图景。当然,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大有可为。

  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可以富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文化产业是文化振兴的有力支撑。在一些地方,苗族蜡染、刺绣等传统“非遗”技艺已被创意地运用到家居用品、服饰、旅游商品等产品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鼓起了人们的“钱袋子”。“十四五”期间,以文化为入口,以乡村文化为依托,开发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把文化和生态资源转化并嵌入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可以励民。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事实上,借助花灯歌舞、群口快板、相声、小品、渔鼓说唱等形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不断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

  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可以惠民。文化有着凝聚民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功能,是衡量幸福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尺。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室、农家书屋利用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卫生知识、计生知识、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宣传宣讲活动,就有助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提升农民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惠民更有成色。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奋进“十四五”,充分发挥文化作用,富民、励民、惠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我们将在神州大地上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林溪)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