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耕种“智慧田” 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704089
【地评线】长白时评:耕种“智慧田” 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70408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耕种“智慧田” 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2023-03-2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多人手中的饭碗继续端稳。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一系列新科技、新农机、新农艺的应用。从北国寒地到渤海之滨,从三江平原到赣南红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印,深深镌刻在大江南北的田野上。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智慧农业物联网等“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式武器”,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聚合科技力量,确保粮食增产提能。农业科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器利器,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对此,国家坚持以高质量科技创新与应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力以赴抓攻关推技术提单产,向科技要增量、挖潜能、拓边界,靠科技提单产、优品质、增效益,全面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时下正值春耕生产最佳时节,各地需持续加大对科技的应用力度,因地制宜、有效施策,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入务农各环节,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坚实的科技基础。

  “新农具”效率高,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比2012年增长36个百分点左右。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阶段,机械化普及让农民解放了双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催生了更多家庭农场从事规模经营。江苏南通通州区兴仁镇韩家坝村农民姜建中家庭农场,购买了无人插秧机和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目前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水稻和小麦,无人机的效率是人工的6倍左右。除了省时省力外,植保无人机的作用更体现在精准喷洒和高浓度雾化上,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保障粮食丰产增收。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助农综合效益增强。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丰产丰收,粮食增产74亿斤。大国粮仓实现“十九连丰”的背后,是科技创新注入的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对此,农业农村部门将坚持“破卡保安全、集成提单产、转型增绿色、改革提效能”的总体思路,开拓创新实施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在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系统集成与转化落地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实现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科技。乘势而上,继续强化农业与科技融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时俱进耕种“智慧田”,进而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让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用“智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