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刀上学三问倒逼素质教育落地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54309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学生带刀上学三问倒逼素质教育落地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54309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学生带刀上学三问倒逼素质教育落地
2017-11-17 来源: 吉网

  11月16日,《检察日报》以《高中生为何带刀上学——对“湖南沅江学生弑师案”的三个追问》为题,报道了11月12日下午,在湖南沅江市发生的一起“学生弑师案”情况,以及对此案的深度分析,包括提出的看法和建议,可谓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16岁的高三学生罗某,因为布置作业的琐事,被老师训了一句。数分钟后,罗某竟然冲进办公室,掏出弹簧刀向老师刺去,连刺了26刀后老师在送往医院抢救的路上停止了呼吸。事发地湖南沅江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11月14日晚间发布的消息称,11月13日,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经被当地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罗某用刀直接刺死的老师,是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而罗某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学生罗军。罗军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根据湖南沅江市的通报,发生在沅江三中的这起血案,因两人在老师办公室发生争执而导致。在此之前,罗军曾对鲍方布置的作业产生过抗拒,师生之间矛盾的形成已有迹象。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的弹簧刀凶狠地扎向了自己的老师,其答案还有待于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调查取证。当然,最后的结论只能由法律给出。不过,血案的发生,绝对不是老师那一句“训”而促成。“训”,只不过是点燃了那根“导火索”,而引爆的那个“炸药包”,则可能是“非一日之寒”之物了。

  “一个矮小的老师,面对一个手持利刃的高个子学生,毫无防备。”有的老师如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罗军被控制时,“能看出来他跳楼的时候不像假装,他很害怕。”不少学生也对罗军作出评价说,“有些孤僻,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他平时爱在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面前炫耀说自己又考高了多少分,但几乎不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

  罗军和舍友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不过他也有礼貌,见到比他大的人会叫哥哥。一些学生回忆道,事发前的一段时间,罗军在学习上有些懈怠,曾被对他寄予厚望的鲍方批评了好几次。而在许多人看来,让罗军起意动手刺杀老师的是当天下午临近放假时的作业。有的学生介绍说,当时班主任鲍方让大家观看一部励志电影,并要求同学们写完观后感再放假。这本

  这来是老师的苦心,虽说是一种督促性学习,或是一种作文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不该成为一种“仇恨”。然而,事情竟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罗军走出教室和鲍方说,他不想写。“他的声音不大,但态度不好,很多同学都能听见。”有学生证实,班主任鲍方那时明显有些生气地和罗军说:“不想写就转班。”鲍方说完这句话就回到了隔壁的办公室,之后罗军拿着弹簧刀跟了进去,血案于是发生了。

  看来,“抗拒作业”挨“训”,以至于激化矛盾刺杀老师,真的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罗军不只一次地“抗拒作业”,内心深处早已有了“恨”。在高三的一次语文课上,罗军曾用刀在桌子上刻字,嘴里似乎在念着“杀”字。“老师要求他默写,他不想默写,然后老师就回复他‘那只能抄书了’。”一名同学说,当时看见罗军拿出一把刀在桌子上刻起来了,“一边咬牙一边说‘杀’”。

  从血案起因看,罗某刺杀鲍方都离不开一个“训”字和一个“恨”字。老师“训”,是因为学生不听话,“抗拒作业”,或顶撞老师;学生“恨”,是因为老师抓得太紧、要求太严、施压太重,或教态教法存在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学生带刀上学总不是一件好事。这就是师生关系安全存在的隐患,进一步说,也就是校园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试教育弊端的裸露。

  作为教师靠“训”管学生,肯定是难以行得通的做法;作为学生靠“恨”去听老师讲课、留作业,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做法。师生关系想要处好,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改革创新,讲究与时俱进,讲究实际效果。而目前,在一些学校依然是围绕“考试”转,题海战术尚未“下架”,应试教育还在继续。高分低能、低质根本不可取,对老师没有敬畏感太可怕,素质教育亟待强化落地。

  刑事责任年龄,如何划分?学业压力大,心理问题怎么解决?携带管制刀具上学,校园安全如何保证?《检察日报》如此提出的三问,实际上就是在倒逼素质教育落地。素质教育不落地,悲剧还将会重演。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师生们均应醒悟,不能再走老路。(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