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招惹了谁?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77559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孙悟空”招惹了谁?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77559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孙悟空”招惹了谁?
2018-12-0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日,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一段网传视频称,故居内陈设大量六小龄童、猴王世家等展品,与吴承恩相关的史料较少。有游客质疑“这里到底是吴承恩故居还是六小龄童故居”?对此,吴承恩故居纪念馆昨日回应,网传“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并不相符。当地文保单位表示,六小龄童家族展览部分,并未违规出现在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吴承恩故居内,所以不违反相关文保工作的规定。六小龄童在独家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他只是无偿捐赠了部分展品,从没参与过吴承恩故居纪念馆的布展工作。(《北京青年报》12月4日)

  看了这条消息,我觉得有些人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无聊得狠,是民族虚无主义和无为而治的翻版。“吴承恩故居”我去过,由于没有更多的实物,只能用一些书画和案台撑起来,加上增加了西游记文化的补充,包括猴戏和六小龄童的演出作品,就是一些人说的所谓的假古董,其实正是这些假古董,经过若干年的洗礼才成为真古董,难道都等到房子倒塌易为平地或成为遗址或荡然无存这些人才高兴么,难道就只有空房子长满茅草这些人才高兴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西游记》作为吴承恩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好之外,传播作品才能为世人所熟知,才能家喻户晓,一要感谢造纸和印刷的鼻祖,二是要感谢那些艺术家。六小龄童作为扮演孙悟空最成功的艺术家,当然值得肯定。

  吴承恩故居里,六小龄童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艺术家,六小龄童运用自己的艺术形象丰富和升华民族文化,做得是对的,无可厚非。我们现在有些人对文化人经常露脸就是眼红,试想一个社会什么人都红这个社会还会红么?特别是一些不作为的人,总是看不得别人抛头露面,成果多多。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劣根性所在。六小龄童的形象再现既传承传播了孙悟空艺术形象,又扩大了《西游记》和“吴承恩故居”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淮安吴承恩故居借六小龄童文化做发展旅游展示城市形象是值得肯定的,让人家来看文化看什么?西游记的博大精深,现代社会的形象展示的多元化,需要名人效应、品牌效应,总不至于象一些故居门可罗雀,几乎关门才好吧。我倒觉得六小龄童的孙悟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可以在淮安竖一尊100米的孙悟空像,这像不吸引人才怪,人们拍照留影的同时,自然不忘《西游记》,还有连云港花果山上也可以试试。我们现在都走出国门看外国的巨篇大作,我们自己的作品却十分小气,影响传播效果,以致于机场、车站等重要设施和大型建筑都让外国人来设计了,而把中华文化丢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希望那些吹毛求疵,自毁文化的人别再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了,让洋文化占领中华大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抑得一无是处,没有了舞台和阵地,这才是民族的罪人。(练红宁)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