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楠下课”挽救不了中国男篮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张杰蔷 295503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让“李楠下课”挽救不了中国男篮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张杰蔷 295503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让“李楠下课”挽救不了中国男篮
2019-09-0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据人民网9月4日报道,9月4日,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小组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A组备受瞩目的焦点之战——中国队与委内瑞拉队的对决今晚在五棵松篮球馆划下句号。全场比赛,中国男篮被委内瑞拉队强势压制,技术特点和攻防两端未能正常发挥,最终以59-72败北,无缘晋级16强。

VCG31N1172289578_副本.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男篮在中国本土参赛,竟然溃败于委内瑞拉男篮,并无缘于世界男子篮球16强,的确可惜。而且,让中国男子篮球球迷们大失所望。尤其是,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男子篮球世界杯比赛,中国男篮竟然以惨败而告终。所以,球迷们毫不客气,在败给委内瑞拉男子篮球队的比赛现场喊出了让“李楠下课”的强烈呼声。

  但是,静下心来一想,让李楠下课就能挽救中国男篮目前的败局吗?答案是否定的。平心而论,李楠虽然以前是解放军男子篮球队的著名球星,并为中国男篮赢得了不少荣誉。但我们必须承认,他没有做篮球教练的丰富经验,这和他带领的中国年轻男子篮球队运动员是一样的,缺少世界大赛的比赛经验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而且,由于场上的队员出现失误之后思想上过于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才导致了更多的失误;而且,中国男子篮球队的这次世界杯比赛,每一场都有失误。然而,却没有制定出解决和克服失误的纠正预防措施。因此,才会一错再错,让中国男篮在本土迎战世界杯败得一塌糊涂。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人们常说,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人们常说,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站起来。如果大家能从这些角度去认识中国男篮的每一个运动员和主教练李楠,那就不会继续坚持让李楠立即下课,会坚决支持李楠坚守在中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的工作岗位上,让他和运动员一起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并找到治愈中国男子篮球队一切致命伤的良药。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给中国男子篮球队造成重大失误的运动员,他们也很懊悔,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嘴巴。但是,那又能怎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键是要找出自己的缺陷究竟在哪里,国外运动员的长处和优点是什么,必须让自己在思想上一清二楚,不能有任何马虎;关键是要确定哪个战位是哪个运动员的关键控制点,应当通过什么样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方式把关键控制点的问题解决好,如果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的细节工作抓不好,漏洞堵不严,就会造成“蚂蚁溃堤”的重大险情。

  众所周知,篮球和足球一样,都属于集体配合项目,绝不允许运动员孤军奋战,绝不允许远动员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去表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主力队员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的状态,为其他运动员做好稳定军心的榜样,场上队长就是比赛场上的兼职教练,必须善于及时与队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场上队长和运动员应当善于利用手势等技巧迅速传递打好运动战配合的信息,信息传递的越快,取胜的把握就越大。而且,负责打配合的运动员必须心甘情愿为主力队员当好绿叶,而不去争当红花。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独特的打球技能,才能成为主力队员去当红花。

  而且,主教练在面对场上发生严重失误的情况下,不应该大声呵斥运动员,而应该让场上队长和其他运动员去做善意纠错的思想工作。主教练大声呵斥发生重大失误的运动员只会让更多运动员束手无策,不敢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运动员之间不能相互埋怨和指责发生失误的运动员,应当让发生失误的运动员在总结会上开展自我批评,只有减少和避免发生矛盾冲突,运动员才能通过赏识教育获得更多自信与勇气。

  而且,篮球运动员和主教练都应当学习心理课程,科学地提高抗干扰的心理素质,科学地提高抗风险的心理素质,科学地提高承担巨大精神压力的心理素质,科学地提高适应球迷的指责和谩骂心理素质,才能责无旁贷地担当起重大篮球比赛的历史重任。

  也就是说,主教练和运动员需要拥有纠正错误的自我革新与改变命运的时间。任何球队的主教练和运动员不是天生的绝顶聪明,并富有智慧,而是通过无数次的失败经验,让自己获得了迅速成长的土壤与环境。而且,中国男子篮球的球迷应当向中国男子足球的球迷学习,要学会容忍和耐心等待中国男子篮球队的成长过程。要说失败最多的,应该是中国男子足球。所以,大家一定要稍安勿躁,千万不要用“下课”去恐吓一个正在成长的中国篮球主教练,千万不要用不文明的叫喊声去强烈指责那些在比赛中发生过重大失误的运动员。只有增强理解与信任,才能让中国男子篮球队迅速走出低谷,并勇敢地战胜自我,并在不远的将来取得令人满意的战绩。(郭喜林)

编辑:张杰蔷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