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那么,校内托管的效果如何,学校、托管机构、家长、学生的感受怎么样,新增加的课后服务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吗?
对于各个家庭来说,最令人头疼的,不是早上该怎么送孩子去上学,而是孩子的午饭和孩子下午放学该怎么解决。如果父母单位离家不远还好,否则免不了要每日饱受来回奔波之苦。孩子午饭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下午放学早又给很多家庭接送孩子带来了不便,所以,各类校内托管服务应运而生。
现在,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政策号召,积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是为了破解“三点半”难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放学早而家长下班晚的“时间差”问题。校内课后服务应有尽有,课程安排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加校内托管,不强制也不拒绝学生参与。
校内托管服务的意见从提出到实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其本身质量是否能得到保障是广大家长十分牵挂的事情。总体来看,因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安排的科学性受到了广泛欢迎。紧紧抓住充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托管、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服务方式上主要以校内老师及其资源为主,充分站在现实角度考虑了学生的需求。
然而,有些校内托管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老师而言,他们有家庭,他们也需要照顾孩子、家人,其收入与精力的付出很难实现平衡。此外,有些家长经常抱怨,学生在学校或看书、或练字、或画画,没写作业老师也不管,只要不出班级就行。所以,一些初衷很好的校内托管服务演变成了鸡肋。
学校是最令家长放心,同时也是孩子最为熟悉的环境。在寄希望于学校托管越办越好的同时,也要建立起激励机制,提高老师的动力,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托管制度,不能在给孩子创造和谐学习环境的同时,增添了学习负担,为学生学习多些保障,如此才能真正让孩子有所收获。(王金鑫)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