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长沙理工大学的多个宿舍楼下多了一排食堂外卖自提柜。这是该校后勤集团推出的一项最新服务,学生只需登陆该校的网上食堂订餐平台点餐,骑手便会第一时间进行配送,餐品到达后同学们会收到短信通知,下楼扫描柜子上的取餐二维码,即可开箱取餐,十分方便。(11月15日 中国新闻网)
高校与外卖仿佛两对冤家,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愿。近几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出台“禁外令”,像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多地都陆续有高校发出禁止外卖进入学校的禁令,纷纷给外卖设置禁区。对此,高校在校生褒贬不一。
高校出台“禁外令”,其初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种以包装袋、外卖盒为包装的交易,不仅会造成大量垃圾影响校园周边环境,飞驰在校园内的外卖电动车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通过这些也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便捷和高校食堂饭菜、服务的缺陷,学生之所以会选择外卖,主要是因为其时间灵活方便的优势,花式花样较多,完全不用担心食堂没饭会饿肚子,更不会在排队打饭的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让他们可以有更多自由时间干事情。
想必正是如此,外卖才能大举攻占高校市场,高校食堂应有所反思。相较于外卖,学校食堂的饭菜有明显优势,食材更加新鲜、质量更加安全、卫生更加干净等等。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的要求,今年在全国学校食堂大力推行推行“明厨亮灶”,更是保障了学生的监督权和知情权。高校若是能充分借鉴火热的外卖做法,在菜品等方面更佳用心,想必定能受到学生广泛欢迎,也能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安全。
长沙理工大学在学生宿舍楼下装设自助柜,为学生提供外卖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正是因为其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和长久以来的“禁止外卖进校园”“禁止学生出校门”等单方面禁止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破解高校与外卖间“坚冰”办法。
其实,高校并非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了,高校同外卖也并不是互不相容、不想排斥的矛盾体关系,完全是可以相会包容、共同存在的。对于外卖进校园完全可以疏堵结合,像“禁外令”这种一刀切式做法完全是不可取的,也侵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完全可以定时间、定区域对校外外卖开放,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口味,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幸福感,彰显学校包容姿态。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节约时间以外,长沙理工大学的食堂外卖服务,招聘在校学生位骑手,给送餐同学提供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的机会。由此可见,学校外卖服务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食品多样化和送餐服务需求,还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综上所述,大学食堂提供外卖服务的出发点是为便利学生,日后食堂服务上,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整治,避免加重学生负担,如增收配送费等。守好初衷,善始善终,这样的举措定能缓和学校与外卖间的关系。(蒋威)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