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以明志,学“史”以致远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338189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读“诗”以明志,学“史”以致远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338189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读“诗”以明志,学“史”以致远
2021-05-2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才能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而诗词中也有历史,尤其是毛泽东的诗词,其创作于披荆斩棘的革命征途,书写于血与火的战场。用好这座“精神宝库”,我们能够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强化担当,努力传好中华复兴的接力棒。

  读《沁园春·长沙》立壮志,争当有志青年。1925年,毛泽东重游长沙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傲立橘子洲头,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感慨之余慷慨赋词,展现出作者激情壮志和远大理想抱负。回望党史,一代代中国青年,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铮铮誓言。100多年前,那一句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的呐喊里,是无数中国青年坚定信念、戮力同心。百年随风去,青春正当时,《沁园春·长沙》里的那一句“谁主沉浮?”是多么的铿锵有力。当代青年要通过党史学习,铭记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知晓我们未来的长征之路在哪里、在何方,读“诗”立壮志,学“史”强本领、报家国。

  读《忆秦娥·娄山关》明大志,争当优秀党员。长征途中,大战告捷,毛泽东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娄山关之战,仅仅是红军走向胜利的拐点之一。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大胜直罗镇,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气魄与豪迈。如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在新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血与火的战斗,却有糖衣炮弹的攻击;没有生与死的考验,却有名与利的诱惑。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恪守合格优秀党员标准、好干部标准,读“诗”明大志,学“史”争优秀、为人民。

  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守长志,争当时代新人。1965年春天,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之后,70岁高龄重游故地的他,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荡开一笔,写下该词,并在词终告诉世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翻开长征历史,那些震撼的数字让人久久不能平复:翻越大山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8个省份,跨越两万五千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里方能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时代并非平坦大道、一马平川,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在新的征途漫漫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勇气,立足岗位抓难点、补短板、求突破,读“诗”守长志,学“史”日日新、又日新。(刘继勇)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