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生僻字数字化”是传承中华文明必要之举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王韬 3656829
【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生僻字数字化”是传承中华文明必要之举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王韬 365682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生僻字数字化”是传承中华文明必要之举
2022-11-2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1月11日,腾讯搜狗输入法联合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汉仪字库,共同发起“汉字守护计划”公益行动。该计划将针对姓名、地名、古籍等存在的生僻字,从征集、考证、赋码,到扩容国标、字形设计、推广应用等环节,重焕生僻字在数字时代的功能作用与文化价值。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从应用角度看,汉字分常用字、通用字和生僻字。常用字即经常使用的汉字,一般来说,现代汉语常用3500字;通用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生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常出现在人名、地名、古籍、方言中。

  姓名用生僻字,遇到了实际问题。济南市民宋先生在为孩子办理落户手续时,就因为孩子姓名中的“珮”字属于冷僻字,不在规范汉字字库中,公安部门无法为其办理落户手续。近年来,部分国人由于姓名含有生僻字,在办理社保缴费、户籍迁移、车辆登记、就医看病、金融服务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处处碰壁,备受折腾,引发舆论关注。尽管在2016年7月公安部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住建部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但现实中因生僻名字办事遭遇障碍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在于生僻字没有建立统一的字库,有关部门无法应用。

  “生僻字数字化”看似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针对居民取名用生僻字问题,公安部门曾提醒家长给孩子取名不必过于追求标新立异,以免给孩子今后的办证留下后遗症。但从文化角度看,生僻字的确有其特殊的含义,中国人取名有讲究,用生僻字并非都是为了标新立异;从法律上讲,没有限制用生僻字的法条规矩,而且有大量的生僻字名字已经成为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才是关键。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这项公益行动是贯彻落实《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新国标的典范,打通了标准通往用户的渠道,从用户端直接收字,切实解决用户问题。如此看来,推进“生僻字数字化”,有助于化解民生痛点。

  推进“生僻字数字化”,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必要之举。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有确切文字可考且五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文化自信,要从文字自信做起。顺应时代浪潮,以“守护汉字计划”为着眼点的“生僻字数字化”公益行动,推动生僻字的便民化输出显示,不仅解决了部分国人急需的现实问题,而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是守护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必要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久泰平)

编辑:王韬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