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低龄化提醒禁毒教育升级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43690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吸毒低龄化提醒禁毒教育升级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43690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吸毒低龄化提醒禁毒教育升级
2017-06-23 来源: 吉网

  6月21日,在广东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广东省禁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邓建伟介绍了广东省青少年涉毒犯罪基本情况。近年来广东省毒品犯罪活动猖獗、吸毒人数居高,尤其是随着合成毒品及伪装型毒品的出现,青少年涉毒尤其是滥用毒品问题愈加严重。一方面,青少年在吸毒人员中所占比重大,滥用合成毒品比例高。另一方面,吸毒人员低龄化情况不容乐观。(6月22日《羊城晚报》)

  毒品的危害显而易见:人一旦染上毒瘾,很难戒掉;也容易让人变得消极,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毒品让不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毒品已经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世界性公害。吸毒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毒品已经侵入本该纯净的中小学校园,令人触目惊心,合成毒品及伪装型毒品不断出现,更是给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青少年因为心理素质不成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抱着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去以身试毒,结果成了毒品受害者。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合成毒品有“精神依赖”,对人体的毒害更加隐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一些青少年错误地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时髦,吸食少量新毒品不会染上毒瘾。结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吸毒一旦上瘾,将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吸食者中枢神经受损。尽管不少“瘾君子”进了戒毒所强制戒毒,但是毒瘾反复性很强。毒瘾即使隔离戒除后,仍有大部分人会存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复吸率非常高,相较于传统毒品有更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合成毒品不仅伤害吸毒者,还极易引发交通肇事、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暴力抗法等恶性事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滥用合成毒品、伪装型毒品的人越来越多,吸毒人员低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无疑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全国各地都组织了不少禁毒宣传活动。特别是国际禁毒日之际,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禁毒行列中来,志愿者更是为此付出诸多努力。这对于营造禁毒氛围,唤回失落的灵魂,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毒患猛于虎”,禁毒宣传应该制度化、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禁毒教育责任。

  好奇、无知、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吸毒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毒品在吞噬着涉世不深的下一代,加强禁毒教育迫在眉睫。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学校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学校教育缺位,或者说教育者本身对毒品严重危害的问题都没有厘清,没有引起重视,又怎能让孩子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毒害呢?

  何况,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好奇心强,就很容易为毒品所吸引、俘虏。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真正远离毒品,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毒品的危害原原本本告诉他们,帮他们增强远离毒品的心理防护能力。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留守儿童要倾注更多关爱。

  禁毒教育事关重大,而破解吸毒低龄化的问题是禁毒的重要环节。加强禁毒教育,对孩子正确引导,提高孩子对毒品的认识能力,也会增强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对禁毒宣传教育提档升级并成为制度常态,才能筑牢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防线。

  此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毒人员增加、毒品犯罪无孔不入,也给了孩子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除了禁毒宣传进校园以外,相关部门要花大气力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创建“无毒社区”,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叶祝颐)

责任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