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春节(来源:网络)
进入农历鸡年腊月,尤其是迎来鸡年腊月二十三,即:2月8日,就与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不远了。而在春节的前一天,尤其是在当天的夜晚,可谓是举国欢度的重要节日时间节点。一直被人们称为大年除夕、大年除夕夜的农历大年三十,以及大年三十零点钟声响起时,那可是中国人的最爱。与其说是过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不如说是过农历大年三十,守岁之夜真可谓是年味儿十足,令人铭刻难忘。
除夕夜守岁,吃团圆饭(来源:网络)
守岁,是一个寓意全面而深刻的春节关键词。指的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不改年俗文化。因此,这也叫除夕守岁,或叫过大年。何以这样说,或何以叫“年”,其传说版本虽有不同,但内容还是一致的。据传说,远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里,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面目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更为厉害的是“年”一天要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们谈起“年”来就心惊肉,恐惧感立马上身。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也就有了一些办法降服“年”。比如:“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常常在农历大年三十之夜出没于村庄,等到翌日鸡鸣破晓时,便返回山林中去。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具体时间,于是,就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年关”一说也就有了最为原始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聪明、智慧、善良、正义、勇敢的人们,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以此战胜“年”的袭扰和侵害,保护人间平安。
这也就有了一种过大年的习俗文化,即:每到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提前做好年夜饭菜,以利于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的前后门也都封住,全家人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年夜饭”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因此,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由此而逐渐演绎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过大年的习惯可谓源远流长。
除夕夜挂红灯笼(来源:网络)
据说,守岁春节习俗文化兴起于南北朝,而梁朝的不少文人也都有守岁的诗文吟诵。你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人们熟悉的过农历大年三十之夜的朗朗上口佳句。只见除夕夜,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乐此不疲。这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顺风顺水。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中国人依然沿袭这种充满神秘和向善向上精神的春节文化制度。又由于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于是,春节又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现如今,人们过大年,很多年俗虽然还在讲究,但春节文化却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采购年货(来源:网络)
家家户户贴春联(来源:网络)
这些本质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方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二是内容科学务实、惠及全民;三是文化含金量大、激人奋进。比如:在春节期间,各地都要举行各种有益的活动来表示庆祝,其欢度春节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当然,这些有益的活动,也都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平安、唱响旺年为主要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振兴发展印痕。特别是城里城外、乡里乡外,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处处洋溢着贺盛世庆新春创未来的喜气、福气、生气和大气。
狮舞龙腾幸福春节(来源:网络)
感知春节,唱响旺年,2018年春节更加令人期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照耀下,走进新时代形成新气象大展新作为的中国人,喜迎农历狗年春节,过好农历大年三十之夜,已经是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行相向之事。农历腊月三十之夜,这个千家万户共同守岁的不明夜晚,将有央视春晚的喜庆陪伴,同举杯、共欢乐,齐唱党领导得好,改革开放深化得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干得好。(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