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品咂年夜饭,美食上桌有嚼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0149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回头品咂年夜饭,美食上桌有嚼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0149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回头品咂年夜饭,美食上桌有嚼头
2018-02-22 来源: 吉网

  在中国,人们最重视的一顿饭,莫过于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坐在一起举杯换盏,尽享美味佳肴。这就是流传几千年的“年夜饭”,人们尽情享用充满着亲情与幸福。不仅如此,还是敬老孝老、尊幼爱幼优先的尽情享用。从一定程度看,这是仅有的一顿过大年团圆饭,大有辞旧岁迎新春、欢度传统佳节的暖心意义。现在回头品咂起来,依然是余味儿香浓。

  中国日报中文网日前曾作出报道说,一年365天,一天三顿饭,抵不过除夕那顿“年夜饭”。这场中国人一年里最重要的团聚家宴,流淌出幸福的味道,延续几千年不变。不过,笔者认为年夜饭美食上桌,现今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就是很多家庭采取时尚的做法,一般不在家里摆桌,而是走进酒店一饱口福。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年俗新年味儿开始形成,忙碌了一年的老百姓不再为全家吃团圆饭而劳累,索性放松身心出去享用美食美酒,可谓是快乐过大年的明智选择。

  记得2月16日,新华网就2018年春节“年夜饭”的调查情况作了报道。报道同样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是春节最闪亮的“巅峰时刻”。一年中所有的辛劳、思念,都在围坐团聚享受美味的这一刻,化为浓浓的亲情与幸福。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年夜饭”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即:半成品年夜饭预订增长较快,预计增长一成以上,人均消费多在50元至100元之间。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家叫“外卖”带有普遍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夜饭”桌上的菜品,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新鲜。当然,在一些地方传统饮食习惯的力量,依旧强大。比如:在河南农村,除夕夜吃肉馅儿饺子,初一早吃素馅儿饺子的老年俗老年味儿,至今还没有改变。老年俗老年味儿是陈酿的酒,新年俗新年味儿是新酿的酒。这两种酒勾兑在一起,让2018年“年夜饭”味道更浓、更鲜。

  比如:即使不走进酒店去享用美食美酒,但靠自己动手烹饪“年夜饭”的家庭在减少。在北京等地出现的“外卖年夜”和“半成品年夜饭”,正适合了这样家庭的口味需要。不是他们懒惰不愿意出力,而是放松下来过一个有闲有乐的大年三十,或7天春节长假,更有好处。这样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敬老孝老、尊幼爱幼的考量,那就是不让老爸老妈去劳累。如此体谅、理解、尊重、敬畏、孝顺老爸老妈,真的是让新春佳节突出了“孝”的文化,中华民族美德的弘扬,在尽情享用年夜团圆饭中彰显。

  毫无疑问,“半成品年夜饭”火了。而在其销量倍增的背后,还有“年夜饭”预订“一桌难求”的问题在困扰着消费者。一方面是“半成品外卖”消费市场异常活跃,一方面是供给侧服务还有待加强。恰恰是老百姓的最爱,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才给予支持。当然,面对“年夜饭”的这种选择,很多酒店不放松机会,大力实行创新经营,挖掘潜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过去的自己动手,到如今“年夜饭”实行“外吃”和“外卖”的增多,再到“半成品年夜饭”的加工,“年夜饭”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见证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深扎根,广结果,酒店的获得感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双双上升。比如:老家在吉林的赵先生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这次春节回家前也预订了“半成品年夜饭”。他觉得这样做,既不会让父母太劳累,又能满足自己学习和展示厨艺的心愿,而且菜品丰富,也更有“品相”。想到了父母的不易,用“半成品年夜饭”独特方式慰藉老人心,今年的大年三十之夜,可谓是“孝”为先,其家教、家规、家风无声胜有声。

  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吉林白城市镇赉县考察,向人民群众祝贺新春。在县福利院,李克强总理为老人们送上新衣服,并挂上“福”“寿”中国结向老人们拜年。李克强总理深情地说,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美德。老年人辛苦一生,为国家和家庭都付出很多。要汇聚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各方力量,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这是共和国总理的亲民爱民情怀的展现,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这让我们看到,中国年不仅仅要吃好、喝好、玩好,更要讲究敬老孝老、尊幼爱幼美德。

  “年夜饭”美食上桌,莫忘了敬老孝老、尊幼爱幼美德。自己动手做的各种款式的“年夜饭”,在酒店预定的品种丰富的“年夜饭”“外卖年夜饭”“半成品年夜饭”,都是大年三十晚上的美食美味。在尽享新时代的“年夜饭”时,中华民族的新年俗新年味儿,也已经闪亮上桌。这是展现家国情怀的一个重要元素,值得肯定和深化,更值得延续和加强。(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