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诗意,是农民的精神财富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2277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田间地头的诗意,是农民的精神财富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2277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田间地头的诗意,是农民的精神财富
2018-03-22 来源: 吉网

  丰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要各级地方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由城里的文艺工作者积极主动地下乡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农民朋友学会为自己创造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但是,向河南洛阳偃师这样拥有270多人的农民诗社却是不多见的。而且,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诗意人生,就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和精神财富;而且,这样的诗意人生不仅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和谐友爱。

  据大河报3月22日报道,这两年,在偃师市高龙镇活跃着一个农民诗社,成立诗社后陆续吸纳有诗歌、书画、剪纸、歌舞等文化爱好者。“我们大部分是农民,诗歌都是些田间地头、生活场景的创作。”72岁的高龙文化诗社社长左永生说,虽然没啥文化,但我们愿意把生活过成“诗歌”。 3月21日下午,记者见到高龙文化诗社社长左永生时,看着他脸色红润、走路健步如飞,手里拿着手提袋,“这都是会员们投来的诗歌稿件,正准备交流学习呢”。

  以诗歌为媒,让书画、剪纸和歌舞等不同形式的文艺人才聚集起来,这就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正能量。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闲着的农民就只能几个人围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就只能让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如果有人牵头,把潜藏在农村各方面的基层文艺人才聚集起来,这样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样才能清除国外宗教等腐朽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侵蚀,这样才能让那些不健康的文化远离广大农民朋友,才能让广大农民朋友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操。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经指出:“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而且,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和文化史上,文学和文化是不分乡村和城市的,两者可以互通有无,两者可以彼此互补,并在相得益彰中产生强烈共鸣。因此,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拥有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启迪广大农民朋友的心灵。因为,农民诗人更熟悉农村人的精神追求;因为,农民诗人更懂得用朴实的语言去表达和打造富有生活哲理的精神文化高地;因为,农民诗人经常和广大农民休戚与共,彼此相互理解与信任;因为,农民诗人没有城市诗人的娇宠气息,更容易与广大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并把广大农民心灵深处的丰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正如周恩来总理生前所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由此可见,农民诗人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由此可见,农民诗人有着远大的理想,而且他们愿意无私奉献;由此可见,农民诗人是改善和净化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容师;由此可见,农民诗人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精神财富,而且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农民诗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无怨无悔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支持和弘扬农民诗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他们在诗歌创作中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为农民朋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美诗篇,让诗歌满足农民朋友对于道德情操的不懈追求,并让他们的灵魂在诗歌鉴赏中循环往复地得到净化和升华。(郭喜林)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