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只发考生更要打破教育GDP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7707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高考成绩只发考生更要打破教育GDP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677073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高考成绩只发考生更要打破教育GDP
2018-06-2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高考成绩查询情况,6月23日,记者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根据高考工作进展情况,湖南省决定于6月26日零点前公布高考成绩。根据相关规定和我省安排,2018年起高考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再向市州教育考试院、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提供。(6月24日《潇湘晨报》)

  这几天,许多省市在公布高考成绩,不少地区高考状元在睡梦中被清华、北大招生人员的电话吵醒,媒体更是掘地三尺,搜集和状元相关的各种信息。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泄露,这些人如何神速知晓这些信息?在全国各地炒作高考状元的喧嚣语境中,湖南省只向考生提供高考成绩,连分数条都是考生自行打印,不经过学校渠道发放。湖南省遏制高考“状元”炒作的初衷无疑值得肯定。

  但是教育部门不向学校和其他单位、个人提供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高考状元炒作就此刹车。事实上,不仅湖南省不让炒作高考状元,多年前,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也规定高考成绩只发给考生本人,教育部更是三令五申反对“状元”炒作,有的地方甚至立法禁止炒作“状元”。但是呼吁归呼吁,规定归规定,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地高考“状元”照炒不误。尽管好多地方不具备一掷千金重奖“状元”的财力,但是,相关部门对“状元”也是呵护备至。政府、学校、媒体、商家都会给予“状元”明星般的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甚至星座都会成为新闻。不少高考成绩不错的学校都忙着向社会“报喜”,还有的地方不惜花钱在媒体上宣传。湖北来凤等地甚至让“状元”游街,为“状元”塑像。

  究其原因,我看除了规定没有强制约束力以外,主要原因在于,科举考试延续下来的状元情结在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地方政府需要教育政绩,学校需要成绩筹码,孩子们需要成绩升入理想学校,应试教育依然有其存在的土壤。

  其实,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师生的优劣,应以公民素质提高为标准,而不能单纯以高考成绩论英雄。应试教育已经危害到了所有学生及其家长,危害到了教育本身,至于那些被热炒的“状元”们,表面上十分风光,但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自从得了高考第一后,自己都不知道是第几次被提问了。”某地高考“状元”的苦衷或许就是一个现实缩影。

  虽说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但在应试教育未被打败的大背景下,这些口号被冰冷的现实异化,升学率仍然在左右教育者的思维,高考成绩仍是学校与教育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的教育GDP。高三教师到庙堂烧香、吊瓶班、高三老师不堪重负自杀,就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的沉重佐证。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即便地方与学校不大摇大摆地炒“状元”,公众心目中的状元情结也难以消除。因为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何况,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成绩选拔人才的当下,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状元”恐怕是一厢情愿。要真正做到不炒“状元”,就要打破唯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教育GDP理念,先从升学选拔体制与教育评价手段改革开刀。同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与高招体制,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否则,炒作“状元”的科举幽灵仍会以新的方式借尸还魂。(叶祝颐)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