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消费降级”给假货“下水道”找借口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72468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别拿“消费降级”给假货“下水道”找借口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72468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别拿“消费降级”给假货“下水道”找借口
2018-09-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9月6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称:近期社会上出现了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消费降级”。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当前市场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销售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榨菜吃得多了,就是“消费降级”吗?显然不是。要知道,现在的榨菜也在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品牌的榨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价格低廉。这倒也很正常,毕竟,人家韩国人的泡菜都搞得越来越高档化、国际化,还老抱着吃榨菜就是“低端消费”的成见,已经非常的不合时宜。同样的道理,如果把二锅头的消费上涨也作为“消费降级”的标志的话,相信红星、牛栏山之类的二锅头品牌听了恐怕也不会高兴的。

  出门多骑骑共享单车,就更是与“消费降级”八杆子打不着了,多骑骑单车,既绿色减排又锻炼身体,骑的人多了,只能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管理,重视绿色出行,这恰恰是一个社会越来越成熟的标志。至于购物拼多多,追求便宜是人的天性。如果是在品质相同的前提下,如果拼多多能够提供更便宜的商品,消费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仔细分析这个关于“消费降级”的问题之所由来,我们不难从中发现隐藏在这个问题之中的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即,很多人将使用拼多多购物当作了“消费降级”的标志。或者说,在很多人看来,拼多多是一个“低端消费”的平台,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拼多多购物时,尤其是当很多原本不使用这一平台购物的人开始使用这一平台时,则更是意味着“降级”趋于严重化。

  被贴上这么一个标签,不知道拼多多感到的是喜还是悲。如果仅仅是价格低也就罢了,毕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产品有什么不妥的呢?更大的问题在于,联想到拼多多一直倍受争议并多次遭到有关部门处罚的售假现象,这一标签还有几分调侃的意味在里边——“穷”得都要去买假货了,还不是“消费降级”么?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恐怕拼多多就只能悲不能喜了,因为,越多人选择你则意味着越多人瞧不起你,而刻板的印象一旦形成,再想改变可就难了。而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严肃认真地进行打假的大环境下,这种刻板印象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更是有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的可能。

  在消费分级和消费多元化的今天,拼多多应该是消费者众多选择中的一项,而不是消费者退而求其次的“次”,更不能通过让自己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下水道”而吸引消费者“退而求其次”。

  放任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表面上看不仅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满足了很多消费者的某些需求,但从长远和宏观上来看,却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极大的伤害,更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极大伤害。这是因为,它不仅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的平台,更是至少在客观上进一步鼓励了假冒伪劣的泛滥。

  即使有些消费者并不在乎品牌的真假,也不在乎产品的质量,而只在乎价格的低廉,电商平台也不应该通过容忍假冒伪劣产品去迎合这一需求,更不应该成为其他平台严厉打假状况下假冒伪劣产品的去处,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下水道”——这是一个电商平台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说,“多样化电商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消费群体的扩大,满足了中小城市和乡村新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只是,如果不能解决假冒伪劣问题,如果不能摆脱假冒伪劣产品“下水道”的阴影,拼多多能否担当此任,能否作为“多样化电商”中的一员,恐怕还很难说。

  让我们拭目以待。(张楠之)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