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时间,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就来到了我们中间。这是一个盼月圆,更盼家圆、盼人圆的一个重要的佳节。喜迎中秋,总是有许多故事,包括天上地下的那些美丽传说,此时都要重复讲上一遍,从中可感受中秋不一样的节日文化,不一样的节日习俗味道。
多少个年代过去了,一辈一辈相传的那些佳话,虽说无法求证真伪虚实,但人们还是愿意听,这本身就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比如: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月圆月明在她的心目中,那可是美丽极了。就是这位丑女,在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颜出众,后立她为皇后。这就是中秋拜月的由来,一直影响着当今人们崇尚月明月圆。而月中嫦娥,则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够美的了。如此提高颜值、价值,也成为今天很多美女靓男的选择,时尚之痕值得欣赏。
中秋盼月圆,更盼家圆、盼人圆,是伴随着中秋拜月、赏月、玩月而燃烧激情的。早在唐代,这样的中秋文化习俗就形成了。中秋拜月、赏月、玩月,在唐代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也有突出表现。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则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文化习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的文化习俗。可见,中秋节文化习俗源远流长。
传统的佳节中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嬗变,赋予了更多的时尚感。不过,一些优良的节日文化习俗,比如:过中秋盼月圆,更盼家圆、盼人圆,释放家国情怀,还是被弘扬光大了。因此而言,我们要说,当下的中秋节,既传统又现代。这就是一种现代文明的展示,中国人的文明与进步可照亮整个人类。我们不拜月了,也不玩月了,但赏月享受月明月圆,还是相当盛行的。我们把酒问月,我们举杯邀明月,我们乐见明月光,其深刻的寓意在于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向往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实行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稳健发展,民生改善稳步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可谓是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小康”,一天比一天殷实。以今年为例,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了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集中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脱贫、环保、税负、“三农”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发出至少十大民生红包,将实实在在惠及千家万户,惠及你我他。比如: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开始破碎瓶颈,彰显社会平等与公平,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民生改善。
比如: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在逐步推进。在全国各地已基本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然后再进一步地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口数量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大国,中国虽说发展得比较快,但解决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难题,压力还是不小的。不过,今年迈出的一大步已是不易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指日可待。
还比如: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也在有效实施。我们注意到,据媒体报道,去年引发关注的现金贷比较突出。用户资料在现金贷平台与中介、平台与平台之间倒卖,价格0.1元至1.5元/条不等,信息泄露严重。随后,监管部门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各类机构加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信息。这个问题在今年,随着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问题被着力解决,个人信息保护有望取得实质性进步。
我们有太多的身边实例,可以见证改革开放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更好。在中秋之夜,我们举头望明月,盼月圆,更盼家圆、盼人圆,心生感激可能会找到感恩点、期待点。我们的中秋与欢庆,我们的团圆与奋进,盼这盼那,就应像月明月圆那样鼓劲加油、奋斗实干。(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