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砥砺奋进,舌尖变化折射发展质感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曹淑杰 296360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70年砥砺奋进,舌尖变化折射发展质感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曹淑杰 296360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70年砥砺奋进,舌尖变化折射发展质感
2019-09-2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最难忘的时光刻写在年轮深处。“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的慌。”任何时候吃饭都是人生第一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指出:“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接连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13亿多人民群众已经逐步实现由“吃不饱”向“吃得饱”“吃得好”的转变。

  历史不忍回首,回首满是感慨。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吃饱饭”曾一度成为困扰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一件难事。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萝卜、大白菜是餐桌上的主菜。米、面、肉、油、糖等凭票供应,“能吃饱”成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饭票、肉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应运而生,堪为生活从全面短缺到日渐繁荣的生动见证。

  “米袋子”越来越充实,“幸福感”越来越浓郁。吃饭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70年砥砺奋进,粮食生产总量已经由1949年的2263.6亿斤提高到了2018年的13157.8亿斤,彻底粉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人民吃饭问题”的断言。今天,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不管是粗粮还是细粮,都是一应俱全,充实的“米袋子”折射出浓郁的“获得感”。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史上的奇迹。在解决“中国饭碗”问题的同时,中国还不断深化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从2006年起,中国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截止2018年10月,中国已经先后向38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多批次、不间断的紧急粮食援助。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舌尖美味”越来越实实在在。现在,不出国门我们就可以尝到阿拉斯加帝王蟹,可以吃到挪威三文鱼……从定量供应时期渴望吃得饱,到向“吃得好”转变、要求“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百姓餐桌的变化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的飞跃,以及经济发展的十足成色。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从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贯穿其中的是13亿多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而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更应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努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调优粮油产品供给结构,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让13亿多人民群众的“中国饭碗”越端越牢。(李茜)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