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澳大利亚山火是天灾也是人祸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曹淑杰 305662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地评线】长白时评:澳大利亚山火是天灾也是人祸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曹淑杰 305662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澳大利亚山火是天灾也是人祸
2020-02-1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道的联邦制国度,多个政党经过届满大选胜出后,上台执政。今天你干,明天我干,基本属于轮流坐庄的执政模式,而且执政周期不是很长,其动荡不定的当局,很难说有什么长远打算。每到大选时,你争我夺,不惜血本抢占C位,一旦竞选成功就乐得天翻地覆,竞选时的那些承诺几乎化成泡影,根本没有践诺,民众失望,怨声载道。

  死死抱着西方守成大国两条大腿不放的澳大利亚,近些年来的气候治理基本是无动于衷,节能减排指标不仅无进展,更无业绩可言。不仅如此,还加剧了温室效应。焚烧垃圾气味儿熏人,烟霾笼罩着人头,时不时地还刮起黄色尘埃,即使雨后的空气也不是那么新鲜。经济也不够景气,一些企业欠薪现象日趋严重,民生保障力随之下降。而从去年9月开始燃烧的山火,让澳大利亚损失惨重,天难蓝地难绿,民心更难平。

  已经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治理全球气候变化由各国节能减排起步,且有预期目标跟随,只要积极响应就会有进展,有收获,共同造福于人类。然而,美国带头单方宣布退出的《巴黎协定》,影响很坏。如此退群的举动,负面作用显而易见。以至于深受山火之害的所谓盟友澳大利亚,至今尚未认识到节能减排的必要和重要,为了不影响经济,宁可去加重和释放温室效应。如此自私自利,最终依然脱离不了损人不利己、害人害己的可悲下场。

  一场久烧不灭的山火,没有烧醒澳大利亚当局。目前,还在装聋作哑当傻。而美国,也不吭声了,不指责,不批评,也不伸手驰援灭火,令人心寒而失望。事实不断地证明,一个不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国家,一个已经实现了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一旦失掉了带头节能减排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吞下自己酿造的一枚枚苦果,而且也要承担自己所造成的一个个后果,更为千夫所指,万人所骂,整个人类期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达到长治久安全新境地,简直就是奢望。

  从现实状况看,美国等不带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00%既害人又害己。而澳大利亚山火的发生与蔓延,特别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危害,就已经充分说明。来自英国《卫报》1月18日的消息称,澳大利亚山火导致的空气污染“令人窒息”。持续的山火已经使该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过去几个月中连续数天被烟雾笼罩,悉尼、墨尔本和堪培拉等城市,也进入了全世界最糟糕的空气质量榜单。这也让笔者看到,澳大利亚独立一洲,本该成为天堂,如今却成为天灾人祸叠加狂野,既丑陋又有害之地。

  据《澳洲新快报》前不久报道,澳大利亚山火延烧4个多月,澳新州警察欲严厉打击连环纵火犯,他们正在调查山火季以来逾716宗据信非自然引发的林火,已经有267人被控违法。而在这716宗疑似人为造成的火灾事件中,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是故意纵火引发,有多少是疏失所导致。目前,纵火案调查专家将努力搜证,把两者区分开来。不过,确定的是自2019年8月以来,已经有267人被指控与林火有关的罪名。紧急服务厅长艾略特表示,已经成立19年的“多伦多专案组”,将首次扩大(队伍),以加强追缉连环纵火犯。

  可见,澳大利亚山火的发生与肆虐,与澳当局紧跟美国不走正道的脚步,密切相关。澳大利亚亦步亦趋地有意不重视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行动,让造福于人类的《巴黎协定》在本国搁浅,行动是零。而平时的森林防火和森林安全维护,也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队伍保障、路径保障、措施保障,说给点一把火就给点一把火,火着起来了再去抓人,难免要被动,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这是澳当局治国理政存在的要害短板,不知何时能补齐。

  “在目前的条件下,任何人故意纵火,都是不可思议的,但可悲的是,本林火季我们不得不与267名行事不顾后果,涉嫌与林火有关的违法行为的人打交道。”艾略特无奈地表示:“最好的证据是新鲜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呼吁人们看到,听到,或看到与林火有关的异常情况,应向当局报告。”发动民众检举揭发固然重要,而加强日常护林防火巡查更重要。在一个联邦制下,都是“村自为战”,则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这个问题还很费劲。

  一方面是山火因烧烤天气而燃烧,一方面是有人故意纵火加剧天灾,澳大利亚山火熊熊燃烧不止,无疑是天灾人祸叠加的严重后果。到2月2日下午晚些时候,新南威尔士州仍有60多处火灾。其中,30处尚未得到控制。数月燃起的山火,包括焚烧垃圾所产生的烟雾和灰尘,明显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当地人们叫苦连天,人类经受不住天灾人祸的袭击!(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  薛宝生)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