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坚持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非遗凝聚文化力量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21878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地评线】长白时评:坚持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非遗凝聚文化力量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21878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坚持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非遗凝聚文化力量
2020-09-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中医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在京成立。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洪欣,当选中医药委员会会长。他表示,对于中医药非遗而言,传承保护是基础,守正创新是方向。
  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神农尝百草,到华佗的五禽戏,再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在历史的长河里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正是因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治病救人,更是一种精神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中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中医药,更是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让中医药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服务于民的导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伯礼院士提出了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让许多人重新获得了新生,也让人看到了中医药在新时代里大有可为。千百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让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非遗的守护工作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好它,也应该是一个民族应有的共识。让中医药非物质遗产文化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壮大,才能真正保护好。因此,努力构建合作开发平台,推动建设献方者、企业和国家三者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民间验方秘方的保护利用,这是中医药非遗保护、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经之一。
  保护中医药非遗,重点在于保护项目的传承人。加强对传承人的沟通交流,解决他们生活中困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拓宽中医药非遗人才培养途径,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为发掘非遗项目精华构建平台,培育成果,推进转化,使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有突破,提高中医药非遗服务民众健康的贡献度。同时,还需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发挥非遗企业弘扬中医药非遗项目与产品的作用。另一方面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推进中医药非遗项目与产品产业化,按国家有关政策,推进优质企业参与中医药非遗项目在养生养老、医疗保健、康复与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医药非遗保护与利用为健康中国做贡献。
  保护中医药非遗文化是根基,转化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非遗的物质转化和发展,构建中医药非遗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生态,完善中医药非遗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探索中医药非遗与养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养生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医药非遗品牌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品牌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让中医药非遗更好服务于人民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深沉的文化力量。(张悦)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