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文明祭扫应当未雨绸缪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34040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文明祭扫应当未雨绸缪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34040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文明祭扫应当未雨绸缪
2021-03-2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3月20日是北京清明祭扫接待服务首日。据悉,今年清明祭扫接待服务从3月20日至4月11日,共计23天。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预计今年全市清明祭扫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各公墓陵园防疫措施和服务进一步细化。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近年来倡导文明祭扫日渐成新风俗,但仍需积极引导。尤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今年清明节文明祭扫更应当像北京市这样,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服务和引导工作。

  预约服务到位,方可保持祭扫秩序。对城市来说,由于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现场祭扫的人员要比去年增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好道路交通、祭扫预约等服务,实行错峰服务,避免造成车辆、人员拥堵。同时,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提示祭扫人员做好佩戴口罩、健康扫码等必要防护措施,为祭扫的群众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寄托哀思。

  文明祭扫更多元,心祭胜于行祭。近年来,各地推出的“云祭扫”“代祭扫”等服务,虽说仍存在争议,但实践表明,只要达到寄托哀思的目的,什么形式的祭扫都可以尝试,尝试的人多了,时间长了,就可能成为一种新习俗。换言之,祭祀的核心是表心意。清明祭祀,精神重于物质,内心重于形式,即便是简单的仪式和祭祀品,甚至只是在心中默默地怀念,就够了。

  倡导移风易俗,有效引导文明祭扫。近年来,文明祭扫的形式也没少推出,但往往缺乏有效衔接致使落实得并不令人如意。究其原因,既有千年习俗难改的客观因素,也与替代方式没能衔接落位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明令禁止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倡导的文明祭祀跟进配套服务,通过有效的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方式不仅没有影响清明这一传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反而增强了文化氛围,提升了节日的影响力,强化了人们慎终追远的意识,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新风尚。

  清明祭扫是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尤其要抓住青年人接受新事物转变观念相对容易的特点,帮助青年人做好功课,在家庭文明祭扫中起作用。同时,还是抓住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抓住清明节这个有利时机,重点对党员、干部是否文明祭祀进行督查,让党员干部做绿色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向传统陋习说不,营造文明绿色祭扫社会氛围,让绿色祭扫渐成清明新风。(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