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欢欢喜喜“赶集”,快快乐乐“过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51489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网络中国节·春节】欢欢喜喜“赶集”,快快乐乐“过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51489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网络中国节·春节】欢欢喜喜“赶集”,快快乐乐“过年”
2022-01-2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一年伊始,新春将至。从1月17日春运开始,“年味”就逐渐浓了起来。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离春节只剩下2天,大街小巷也已经挂起了红红的灯笼。最引人注目的,是传统年俗正在一一上演。比如,民谚就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买菜、割肉、囤年货。在一些地方,人们已经在忙着炸酥肉、焦炸丸子、炸馓子等等,“年味”越来越香飘五湖四海。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有着很多习俗,“赶集”就是一种民间风俗。“赶集”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叫法,南方地区则称“赶场”“赶街”“赶山”“赶墟(赶圩)”“赶闹子”。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地部一》中就曾记载如下:“岭南之市谓之虚……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欢欢喜喜“赶集”,快快乐乐“过年”。同“赶集”习俗一样,团圆过年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春节习俗。“坐着火车回家过年”,一度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比如,从1月27日起,春运已经进入到了节前的高峰时段。截至1月26日,10天的铁路客运量就达5412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了70.2%。行色匆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家的所在地。这是年俗的传承,更是家国情怀的凸显。

  变与不变,背后都是“年味”。“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切块肉,二十七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以前的日子里,这就是过年的“年味”。而今绿皮车换成高铁,“赶集”也搬到了互联网上。数十年来,尽管年货清单中的产品产地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但背后的“年味”却从未改变。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赶集的变化,出行工具的变化,其背后都是国家发展释放出来的民生红利。从“票证时代”到“买遍全球”,从吃饱穿暖到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传承习俗的同时,民生获得感也越来越足。新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让幸福愈来愈实实在在。

  “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数千年来,传统习俗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丰硕期望,传递着万家团圆的温情。当然,有情便是年。比如,列车上的乘务员、超市里的营业员、巡逻的公安民警等等,节日期间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快乐乐“过年”同时,我们更应向坚守者致敬,把爱国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在新征程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业绩。(思贤)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