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深沉的文化自觉,让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激荡起雄浑豪迈的中国精神、澎湃昂扬的中国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大力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引领时代风尚,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引领风尚,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着眼文化惠民,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对接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对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需要,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群众点菜”,从传统的图书馆、文化站到“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文化驿站”,从单项供给到“线上线下”服务,围绕文化惠民推行了一系列服务创新,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拓展,服务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亲和力、吸引力、美誉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充实,文化获得感大幅度提升。
强化道德育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和要求,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倡导知行合一、润物细无声,发挥榜样力量,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抓住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模式,在推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中国智慧。(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