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张悦
事业单位招聘中的“萝卜岗”现象,无疑是公平竞争的毒瘤。2025年10月21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招商服务中心的一纸招聘公告,其中的条件设置,可谓是“毫不避讳”:专科生专业不限,本科及硕士却专业受限。相关要求一经发布,就引起舆论的关注,人们都惊叹什么样的岗位,让学历高的群体反而“处处受限”?
针对公众的质疑,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回应“领导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将公众对这类“萝卜岗”的不公平情绪彻底点燃。打着公平公正的名义进行公开招聘,实际却为某些人量身打造相关要求,这样的行为显然有愚弄公众的智商之嫌。其实,类似招聘“萝卜岗”的情况并非孤例。例如,内蒙古包头市委讲师团曾两次被质疑设置“萝卜岗”,最终调查证实确有“因人设岗”之嫌,相关负责人被免职,招考结果作废。又例如,湖北省农科院一场招聘中,一位笔试成绩仅排倒数第二的应聘者,竟一路“逆袭”入围。纪委调查后确认,此人与该院某处长存在亲属关系。这些“萝卜岗”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领导的要求凌驾于规则之上,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如何保证?
当“领导说了算”代替规则程序,那“萝卜岗”的情况就会反复出现,也许只有被曝光在互联网上,才能倒逼追责相关人员。但是,倘若没有得到曝光,那这样的招聘也就成为领导安排自己人的“合法手段”。招聘不公平的负面影响之恶劣,不仅在于扼杀了无数寒窗苦读学子凭借实力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摧毁了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信仰。“关系”成为“硬通货”,“努力拼搏”也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铲除“萝卜岗”的毒瘤,绝不能只靠曝光,更应该完善监督制度,通过将权力关在“制度笼子”里,守护好公平公正的招聘环境。
“萝卜岗”必须被遏制,不管是在制度层面,或是在监管层面,避免领导给自己的“关系们”开绿灯,这是公众所迫切需要的结果。任由“萝卜岗”出现,无疑是对个人奋斗最无情的嘲讽,当“不拘一格降人才”被某些领导玩成了“花”,我们更要反思,这样破坏社会信任基础的行为,相关处理能不能再严格一点?让后来的领导不敢轻易为自己的“关系们”大开“方便之门”。
本期编辑:罗丹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