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吃货季”食品提质扩需工作。这一活动以“数智升级・特色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从今年6月持续至12月,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食品需求,推动“食品工业 + 数智 + 餐饮 + 休闲”的深度融合发展。这不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更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食品产业发展与消费市场注入了一针 “强心剂”。
“吃货季”活动政策,有着明确的指向性。近年来,食品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食品生产、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吃货季”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可谓恰逢其时。通过举办系列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搭建数智产业链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能够让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更好地利用电商平台的数智化及消费数据分析能力,发布产能、库存、技术需求等信息,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智慧供应链。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创新创造力和品牌价值塑造力。
以“吃货季”促产业发展, 有着重要的长远价值。在激发新动能方面,“产销直通车”系列对接活动围绕智能设备、包装设计、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开设专场,促成上下游供需对接,将有效完善食品产业链条。例如,智能设备的应用能够提升食品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包装设计的创新可以吸引消费者目光,冷链物流的发展则能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协同发展,促进整个食品产业的升级。比如,培育新场景板块,为食品工业与休闲产业的融合发展打开了新思路。将食品企业的生产线、厂房改造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融入VR/AR技术展示生产工艺与流程,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生产与消费的边界。而开发“网红”地方特色食品,将地方传统食品文化与现代生产工艺、潮流文化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消费符号,不仅能提升地方品牌和文化影响力,还能带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促消费稳增长的角度看,“吃货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打造食品消费新场景新热潮,支持龙头电商网站、社交平台等运用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食品推荐、线上虚拟试吃活动等,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互动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根据消费者健康状况和饮食需求提供定制化食品方案,更是精准把握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而拓展城市美食圈消费新场景,设计开发“美食 + 文化”主题线路,将美食与景点、住宿等结合,强化了地方特色美食文化IP,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消费,形成消费的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2025“吃货季”食品提质扩需工作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实践。通过数智升级、特色创新和融合发展,为食品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更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在未来半年的时间里,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我们有理由期待食品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消费市场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