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最近,湖南长沙一位00后音乐老师尹碧文走红网络,他的课堂视频生动有趣,点赞超过了100万。视频中,尹老师打着节拍用“喊麦”的方式引导学生跟唱,学生们大声回应,气氛热烈。此前另一位音乐老师磊磊也因喊麦教学走红,10月21日,尹碧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确实有借鉴过磊磊的课堂形式,跟磊磊老师是互关好友,希望一起进步,同时希望大家能更关注课堂本身。
谁懂啊!00后音乐老师的喊麦课堂,简直是教育创新与温度的具象化。一堂“喊麦式”课堂,如何走红?通过视频不难看到,老师踩着强劲鼓点“喊麦”讲解乐理,学生们跟着节奏举手互动,原本抽象的音符、节拍,在朗朗上口的歌词里变得鲜活易懂,互动感拉满的课堂氛围,让学习更有趣。网友们清一色留言“狠狠共情了”,这声共鸣,藏着对教育创新的认可,更裹着对教育温度的期盼。
从“走神课堂”到“全场嗨唱”,契合无数家长的教育期待。“喊麦课”走红,并不是简单地不按常规出牌,更是戳中了大众的情感与价值的共鸣点。过去不少课堂总陷在“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困”的僵局里,尤其是乐理、公式这类偏抽象的知识,单向灌输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而00后音乐老师跳出传统框架,把年轻人熟悉的“喊麦”文化搬进课堂,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课堂接地气,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蹦迪式学习”,让知识点更入心。“喊麦课”狠狠共情、戳中家长的背后,是大众对优质教育的集体期待,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更能享受学习过程,主动拥抱成长。
懂学生的教育才动人。教育是教和学的双向奔赴,既需要教师眼里有光,以创新、共情的方式,唤醒课堂生命力,也需要学生的互动,才能在他们的眼里看到光。“喊麦课”创新不是标新立异的噱头,而是精准拿捏了当代学生的兴趣点,用他们能get到的语言搭建知识桥梁,难怪学生直呼“上课像开演唱会”,更让无数网友感慨“原来教育可以这么懂孩子”。00后音乐老师“喊麦课”让人共情的,是课堂里藏不住的被理解、被尊重的“温度感”,既发挥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更懂他们的语境和心思的优势,用温暖的方式点燃学习热情,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没有端着“老师架子”,善用潮流语言搭建沟通桥梁、用平等姿态守护成长天性,让学习不再是冰冷的知识传递,而是充满烟火气的情感交流。
育人理念的多元表达,是“尊重个性、包容差异”的生动诠释。从“汉服课堂”到“游戏化教学”,再到如今的“喊麦授课”,年轻教师们正在用多元方式打破教育的刻板印象。“喊麦课”的走红,既在于打破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用创新打破枯燥,用温度拉近距离,在喊麦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多元赋能,又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收获成长,这样的教育,自然能让网友们“狠狠共情”。
愿“懂学生”的教育创新遍地开花。真正的教育,不刻意迎合潮流,却能精准捕捉学生需求;不追求表面热闹,却能让知识传递充满温度,直抵人心的教育,才能引起共鸣,凝聚力量,让更多孩子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蓬勃生长。
本期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