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客运量逐年减少,快递进村需求却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统筹利用农村客运、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等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27万余条,2024年上半年,通过农村客货邮业务运送的邮件快件数量超9亿件。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发展在便利群众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驴车到自行车再到汽车,交通工具变迁折射出农村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底,所有省份和超70%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交通运输、邮政、商务、供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1万余条,共建成县、乡、村三级客货邮服务站点9万余个。随着交通不断发展,“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进村”城乡双向运输得到了进一步打通。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前些年,农村公交上挤满了乘客,近些年乘客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货物。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发展农村交通,在保障旅客便捷乘车同时,也要促进货运高效流转。将人跟货物挤在一起,无疑会影响到乘客的体验感。在需求相对较大的地区,我们可以考虑发展货运班车模式。当然,需求相对较小的地方,可以探索新的方式。比如,在吉林,客运车就利用下置行李舱或在车厢内专门设立的行李堆放区运输快件包裹。
办法总比困难多。毋庸置疑,布局合理的站点、集约运营的线网和安全可靠的运力是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保障。当前“互联网+”发展尤为迅速,也为解决客货邮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有力抓手。比如,可以通过整合车辆运营轨迹、全链路视频、服务站点网点、群众评价等数据信息,对异常运输、异常配送、异常运营等情况进行精准研判和预警处置,进而合理调整客货邮运力。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数字技术在物流业全过程的渗透率,很多问题将大有改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营主体多、业务链条长。往大里看,近年来国家全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加快编织“三张交通网”,“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这是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坚实底气之所在。接下来,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方面考虑,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货邮运营行为,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杨飞)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