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绽放异彩,航天强国指日可待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季晔 2265865

报料电话:0431-86736969

载人航天绽放异彩,航天强国指日可待
2016-11-2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央广网11月20日在转引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时说,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计划,我国将在明年发射首艘货运飞船,也就是天舟一号,启动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并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前三项,目前都已经顺利实施,只剩天舟一号天舟一号将在2017年发射,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知道,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是我国全新的飞行器,主要承担为空间站运送一些消耗物品,航天员的消耗品、吃的用的、推进剂、维修设备、维修器材和试验载荷设备,并且下行销毁一些空间站废弃物。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经正在总装测试,计划明年上半年在海南航天文昌发射场发射,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试验。从载人航天,到载物航天,再到载人空间站的建成、运营,我国可谓大步走,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稳,越走越亮。

  几天前,即:11月18日13时59分讲述的我国航天故事,那是无比的精彩,那是铭刻的记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并宣读了贺电。毋庸置疑,这是激动人心的场面,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再一次绽放异彩,向走进航天强国之门又大大拉近了一段距离。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连续开展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之长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顿时一片欢腾,大家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伴随着如约而至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的稳稳落地,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俄用洪亮的声音向地球家园作出了汇报:“状态良好。”而不同于以往的,此时还有一份惊喜献给了祖国。这就是在出舱前,他们自己动手打开了舱门,并自行打开束缚带,创下又一个“第一次”的记录。出舱后,两名航天员高兴地和人们挥手致意。至此,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举国亲眼见证航天英雄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以“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中国航天人固有的精神和作风,毫无瑕疵地圆满完成在轨飞行期间所承担的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艰巨繁重任务,用智慧、用胆识、用高科技、用能力、用水平写在太空、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功”二字,此时更加格外耀眼。

  ——这是收获硕大载人航天飞行果实的重要时刻。我们知道,从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那一瞬间开始,大家就将目光锁定在了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的“太空”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就在他们出色地完成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收获了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重要成果,准备返回地球时,也就是在11月17日,首次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的身份,与地面上的航天员王亚平一起互动,为全国青少年小朋友录制了一堂“太空科普课”,并震撼地上线播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的上线播出,显然具有开创性、普及性、应用性、纪念性,其传播意义可谓不一般。

  ——这是向建成世界第三个载人空间站迈进的重要时刻。目前,世界载人空间站只建成了两个。第一个,是由俄罗斯独有的。尽管地位显赫,但因经济乏力难以坚持不懈地修缮和运行而不得不放弃,多年以前通过人工控制伤心地将其坠毁在太平洋里。第二个,是美国等16个国家一起合作搞起来的,5年后也将寿终就寝。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载人空间站建设计划正在有序有效地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空间站的国家,而且不同于俄罗斯、美国的是,世界第三个载人空间站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自行设计、自我创建的。对此,不仅中国人民期待,全球也在期待。因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作出了表示,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可见,我国越来越靠近建成载人空间站的目标,所迈出的步伐可谓又大又快,又稳又实。

  ——这是凝聚全国人民共识筑梦天宫的重要时刻。航天强国梦,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高处,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更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航天搞不上去,载人空间站建不起来、动不起来、用不起来,想要强大国家和民族,想要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想要永享太平,那是没有基础和保证的。因此而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全国人民抖起了“精气神”。

  当然,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我们需要不断地弘扬我国航天人特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合作、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和我国航天人一贯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责任担当精神,继续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努力。作为亿万青少年,更应燃烧起不灭的航天强国激情,做铸就我国航天梦继承人、参与人、接力人。这是新生代们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热爱航天事业,并为其奋发努力,筑梦天宫,须当仁不让。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梦已飞起来,行已落下去。到2022年前后,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将全部实现。而在2017年,我国将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即: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进一步验证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相关关键技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转入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后续发展,也将同时推进。毫无疑问,我国实现航天强国梦,已经指日可待。(薛宝生)

责任编辑:季晔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