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袋熊死不瞑目,澳洲人圆睁怒目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305998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树袋熊死不瞑目,澳洲人圆睁怒目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侯薇 305998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树袋熊死不瞑目,澳洲人圆睁怒目
2020-02-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树袋熊,也就是树熊,人们通常也叫它无尾熊、树熊、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更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为“Koala bear”的树熊,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其意思就是“no drink”。

  因为树袋熊从它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能在自己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去喝水。所以,当地的人们称它为“克瓦勒”。翻译过来的意思,也就是“不喝水”。另外,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它们彼此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则属于有袋目。呆在桉树上的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其性情温顺,体态憨厚。这也赢得了澳洲人对它的尊重,谁都不去打扰它,惹它不高兴。

  可见,树袋熊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很有限,值得人类同情、保护和帮助。日前,路透社曾在报道中披露,树袋熊是19种面临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受持续数月的林火影响,澳大利亚113个本土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急需干预救助。在这当中,就有树袋熊。难怪大家为树袋熊鸣不平。据澳洲媒体报道,澳洲林火肆虐威胁到很多动物的生存,一个专家组受委托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这个专家组前不久,也曾提交给澳大利亚政府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尽管目前林火尚未导致有物种灭绝,但有多达113个本土物种生存状况堪忧,需要紧急行动起来,有效地实施救助。

  而这113个物种,包括13种鸟类、19种哺乳动物、20种爬行动物、17种蛙类、五种无脊椎动物、17种淡水鱼和22种多刺小龙虾。而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烧毁面积,也已经超过30%。其中,澳大利亚袋鼠岛上的袋鼩情况最危急,它们超过95%的活动区域已经被烧毁。该专家组指出,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这113个物种会被纳入“紧急管理干预”重点,救助措施包括保护剩余栖息地、补充食物,以及将最脆弱的物种移至动物园,或保护区等。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林火的重灾区,新南威尔士州的所有火点虽然已经受到控制,意味着这场持续数月,并夺走33条人命的危机终于结束,但林火的发生和肆虐,不仅毁掉了树熊等超百种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也让人类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树袋熊们死不瞑目,澳洲人也圆睁怒目。澳洲人恨天灾无情,更恨人祸加剧灾情,政府治理气候变化没有行动,民众深受其害。据澳大利亚政府2月11日发布的消息说,东部近来持续的倾盆大雨可能浇灭火势一度危急的新南威尔士州所有残余火场,最快可在上周末结束这场林火危机。然而,在事实上,自从去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东南部数州爆发林火,形成了数百个火场,而且肆虐多地。一些专家认定,气候变化致使澳大利亚连续3年大旱,而去年反常的漫长旱季,又助长了火势蔓延。林火突如其来,越烧越严重,烧得成千上万的动物仰天哀鸣,特别是树袋熊无处避难,只好死掉。而灾区的民众,也是悲愤不已,谴责澳当局不采取根本措施控制温室效应,不能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不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林火扑灭力量有限,又不能像中国那样启动应急预案全国都积极响应,一盘棋下的防火扑火力量瞬间大集结,很快会形成防灾减灾磅礴力量,也很快会遏制蔓延情势,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而目前的澳洲,也完全靠老天帮忙,自然会被动到了家。笔者注意到,强降雨和暴风雨近日席卷遭烈火炙烤、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为灭火带来希望。大雨已经浇灭两个规模最大、燃烧时间最长的火场。据该州政府官员预计,未来还将迎来更多降雨,有望浇灭州内所有24个火场,包括4个“失控”火场。而现实如何呢?不用细问,人们很难实现预期。如果老天不帮忙,那肯定是彻底完蛋了。

  有媒体说,眼下的形势与1月初火势猛烈之时相比,可谓是“相差悬殊”。全州消防员们正与大约150个火场展开搏斗,他们面对长达近6000公里的火线,再多的消防员上阵,估计也是寡不敌众。一面是老天帮忙灭火,一面是消防员鏖战,而又一面是旱魃、洪魔抬头,气候治理不力的澳大利亚,能否避免灾难叠加带来的严重后果,确实值得澳当局深思。澳当局也必须面对现实,兼顾长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结吸取教训,根治气候恶变。

  而重视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和降低温室效应,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坚定地走好绿色发展道路,也必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我们不能再让林火失控,也不能再去听人与动物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让悲剧重演。(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