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市场里一些机构悄悄玩起了“文字游戏”,将“培训机构”包装成“舞蹈工作室”,通过注册有限公司,打擦边球规避监管。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舞蹈培训机构里,大量充斥着无教师资格证资质的假舞蹈老师,这些无证办学、无证教学的儿童舞蹈培训机构,已经导致了多名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发生伤残事件。
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所有家长们的心愿。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开始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近年来,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舞蹈培训班,相应地促使舞蹈考级也越来越火热。客观而言,通过舞蹈考级,孩子们也的确能够得到专业的评价和反馈,在了解自己舞蹈水平的同时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同时,正规的舞蹈考级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只是遗憾的是,在一些机构,连舞蹈老师都是“山寨版”,又何谈正规舞蹈考级呢?
种种乱象简直触目惊心。比如,有机构就标榜能够办理全国通用、应付检查的“高级舞蹈教师资格证”,仅需800元,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一张二寸的证件照即可。不需要考核真实舞蹈水平和教学能力就能拿到“高级舞蹈教师资格证”,这些所谓舞蹈“老师”能教出好学生吗?比如“下腰”动作,若指导不当很容易造成孩子脊髓损伤。事实上,这些无证办学、无证教学的儿童舞蹈培训机构,也已经导致了多名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发生伤残事件。
破解无资质小机构肆意开展舞蹈考级业务乱象,相关监管必须跟上。在“利”字诱惑下,指望培训机构严格自律不太现实。比如,国家明确规定校外艺术培训单次收费不得超60课时、3个月或5000元,但当前违规超收课时费已经成了行业的普遍现象。在这背后就是,近年来舞蹈培训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机构为了“分一杯羹”而争相涌入,导致相应的监管没有跟上。从维护行业生态以及群众利益方面考虑,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遏制类似不良风气。
最为关键的还是,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比如,合规运营的舞蹈培训机构,绝大多数都会将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收费价目表等核心资质在显著位置规范公示,经营流程清晰透明。在给孩子报名时,家长也应仔细甄别,最起码也要查看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和老师的资质证书。多措并举,推动舞蹈培训市场早日回归正轨,才能让孩子们在安全、专业的环境里学习舞蹈,为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杨飞)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