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 “全国通办” 政策施行后,许多城市推出“旅游登记结婚” 新业务,将婚姻登记部门设在历史保护建筑、美丽公园等热门景点,为新人提供浪漫独特的登记体验。(7月13日 《工人日报》)
从“盖章窗口”到“幸福地标”,从“单一登记”到“产业链延伸”……“婚登”进景区,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以技术赋能为引擎,加快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新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婚姻登记服务。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源泉。“婚登”进景区,是政务服务改革的提档升级,是感受城市温度的新窗口,着力提供好办易办的政务服务,以新思路、新举措更好满足百姓的新要求、新期盼,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
“婚登”进景区,探索政务服务新思路。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人选择异地工作和生活,领结婚证要请假,挤在政务大厅,旧规给新人办理婚姻登记带来诸多限制,“婚登”进景区,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更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政策透明度等,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婚姻登记从“全城通办”到“跨省通办”,再到“全国通办”,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都无需再出示户口簿,让家长从“把关者”变为“支持者”“祝福者”,这是政务服务新探索、新思路、新升级,打造暖心登记“新范式”,让新人边领证、边旅游,带来婚姻登记新体验。
“婚登”进景区,打造高效透明政务环境。“婚登”从政务大厅到景区,让公共服务从“功能型”向“场景型”“体验型”跃升,是场景的变化,也是政务服务理念的升级,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从“找上门”到“送上门”,从“能办”向“好办”,简约化、精细化、便利化、集成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更暖心、更贴心。推动“婚登”进景区、进公园、进广场、进婚俗文化纪念馆等,是“政务+”的创新之举,打造政务服务“新样板”,满足新时代新人对个性化、体验化服务需求,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办好每一件政务服务“小事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大目标”。
“婚登”进景区,催动地方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升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社会的进步在于让亿万人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政务服务创新升级,推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政务服务与新人的双向奔赴,在考验和推动地方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迈出公民权益保障的一大步。以“政策+服务+文旅”多元模式,推动婚姻登记、姻缘场景、文旅元素等深度融合,打造“政务服务+文旅”新载体,让婚姻登记机关、景区、度假区的管理者与年轻人多沟通、相互理解,为新人提供兼具仪式感与获得感的登记体验,让“婚登”进景区的好政策赢得大家的好口碑,真正惠利各方。
“婚登”进景区,是创新政务服务的有益探索,从推动“政务+婚登+文旅”向推动“政务+千行百业”,拓展服务空间,为城市发展赚足人气,以主动服务思维,从需求侧出发,在供给上更优质、更暖心,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让好措施、好服务直抵民心。(唐小兰)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