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不改,公文抄袭顽疾难除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68514
作风不改,公文抄袭顽疾难除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6851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作风不改,公文抄袭顽疾难除
2025-08-0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期,接连两起地方政府公文抄袭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其中,山西忻州市五台县7月9日的一篇县长调研稿,与7月5日五台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调研稿内容高度雷同,全文约390字中,有超过320字重复;而广西平乐县发布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中,关于平乐县的水文数据与500多公里之外的湖南安化县介绍文本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安化县的乡镇名都未作修改,出现了“平乐指导安化”的闹剧。事件曝光后,两地政府均承认存在抄袭问题,并启动调查问责程序。

  公文抄袭已非偶发失范,而是基层治理中一种沉疴积弊的爆发表现。

  究其根源,公文抄袭折射的是一场深层的行政伦理失范与责任缺失。在“裁缝式写作”成为潜规则的语境下,本应承载政策权威与施政承诺的公文,异化为敷衍塞责的“免责道具”。部分基层公务员陷入“无调研素材可编造,无实践经验可拼凑”的困境,在“唯材料论”的考核压力下,只能依赖网络拼贴与模板套用。事实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工作处理条例》规定,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公文起草应当做到实事求是,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然而,现实中公文审核机制形同虚设,分管领导“跟签”不审,主要负责人流于形式。当抄袭成本近乎于零,公文抄袭自然在监管虚空中野蛮生长。

  公文抄袭的本质,是以精致的文本形式主义掩盖实质治理的缺位与失真。森林防火规划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如此重要的文件,平乐县有关部门却任由三方公司敷衍抄袭交差。领导干部下去调研,重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调研稿指导工作。而当一份八年期的防火规划竟能靠拼凑而成,当领导调研沦为“拍照即走”的形式过场,这不仅是工作质量的下滑,更是治理逻辑的异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被悬置在虚空之上,文本与现实的断裂最终使政府权威在公众眼中沦为可被随意复制的“仿制品”。

  公文恶性抄袭,其危害远超文字失范。材料虽短,问题不小。五台县这篇调研稿件将近82%重复比例,折射出当下公文写作散漫漂浮的弊病。一个连调研材料都生搬硬套的政府,何谈真正的公信力?一份仅为应付差事而诞生的稿件,又怎能有效指导实践?当基层深陷“文字对文字”的消耗战,真正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便在空转的公文流水线上被悄然搁置。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基层正陷入“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死亡闭环。在部分地区“唯材料论”“数据出干部”的导向下,不少基层干部将大量精力投入于“美化数据”和“包装材料”, 以迎合上级设定的评价指标。于是,上级考核过度聚焦材料包装,下级便以抄袭应付检查;任务脱离实际,基层只能以文本注水交差。公文恶性抄袭屡现,从一个侧面证明:这种闭环不破,抄袭顽疾难除。

  破除困局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要以贯彻《若干规定》为契机,着力整治公文抄袭乱象,首要的是重塑责任伦理链,对撰稿者与审核者严格追责,让抄袭代价远高于原创成本;其次要打破形式主义闭环,上级考核须穿透文本幻象,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为标尺;同时还必须强化监督公开机制,除涉密文件外,推动政府公文主动公开,让阳光成为最有效的“查重软件”。

  公文失实,则治理失序。根治公文抄袭痼疾,不仅关乎文字规范,更是重建政府公信力、以扎实举措捍卫治理有效性、撬动作风改变的有效路径。当每一份公文都能承载真实调研与庄重承诺,政府与公众之间那根名为“信任”的纽带,才不至于在抄袭的闹剧中彻底崩断。(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