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中发视频求救才是真正的科学救援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82495
这件事中发视频求救才是真正的科学救援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8249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这件事中发视频求救才是真正的科学救援
2025-09-2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日前,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某小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4岁女童不慎从20楼坠落,悬挂在13楼雨棚上。危急时刻,家住14楼的吴女士发现险情后,毫不犹豫地伸手拉住女童,并让儿子拍摄视频发到业主群求助。最终,在多方接力救援下,女童成功脱险。然而,事件发生后,一些人对吴女士在业主群发视频求救的行为提出质疑,认为此举耽误了救援时间。这种质疑不仅忽视了事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更是对人性光辉的误解。

  在危急时刻,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基于本能。吴女士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悬在窗外,她的第一反应必然是全力以赴地施救。她伸手拉住女童的那一刻,展现的是人性中最纯粹的善意和对生命的珍视。这种本能的善意,不应被事后理性分析时的质疑所否定。在极端情境下,人的思维模式与平时完全不同。吴女士在拉住女童的同时,立刻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救援。她选择让儿子拍摄视频发到业主群,这是她基于现场情况做出的最优判断。

  相比于单纯的文字描述,视频能够更直观、更真实地展现当时的紧急情况,这不仅有助于其他住户迅速做出反应,也为专业救援力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信息传递方式的高效性,是传统文字或电话通讯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视频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形成更多人参与救援的局面。这种“蝴蝶效应”在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它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为救援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对吴女士发视频求救行为的质疑,反映了部分人对人性的误解。这种质疑忽视了人在危急时刻的复杂心理和行为模式,将救人行为简单化、功利化。从时间维度来看,吴女士的视频求助并没有耽误救援时间。相反,正是由于她及时发出了求救信息,才迅速集结了更多救援力量。如果她当时选择等待专业救援力量的到来,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吴女士的行为体现了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她没有因为担心被质疑而放弃施救,而是选择了最能争取救援力量的方式。正是因为敢于担当和沉着应对,才将小女孩从险境中脱离出来,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这种行为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在这起事件中,吴女士用她的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她发视频求救的行为,不是耽误时间,而是争取时间;不是制造麻烦,而是解决问题。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出质疑并不难,难的是能做到设身处地去想一下当时的处境。一味地泼冷水,这样的质疑并不可取。同时,我们也要以此为契机,倡导更多的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挺身而出,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温情和善意的社会。

初审: 罗丹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