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10月2日上午,四川党岭村卓雍措附近海拔4300米的徒步路线上,徒步者小林突发高原反应,并出现失温症状。不幸中的万幸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月娥、马雪倩随团徒步途经此处,及时发现小林状况,以专业处置为她争取到抢救时间。在多方面协作下,小林被顺利转运并接受救治。(10月13日 界面新闻)
“说走就走”的冲动,在野生徒步中从来不是浪漫,而是拿生命豪赌的鲁莽。本该是亲近自然的徒步,如今却频繁出现“失温”“失联”“遇难”的新闻;本该有序规范的户外生态,如今却被“野生”“冒险”的噱头带偏。既有徒步组织为了经济利益,不断地触碰徒步的红线;也有徒步者的盲目跟风,最终直面的是风险,陷入的是绝境。徒步乱象早已不是个人选择的小事,而是践踏生命尊严、透支社会善意、耗费公共资源的大事。整治,刻不容缓,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让“正规”打败“野路子”,让徒步回归本真,每一步都走得安心、走得踏实。
其实,自户外运动出现以来,危险和事故就从未远离。比如,青海冷龙岭,251人被困,1人遇难的“网红线路”之殇;南太行深山,6天失联,雨中搜救的“生死未知”;秦岭鳖太线出现的多起“野徒步”付出生命代价事件……件件事情都刺痛我们的神经,没有科学规划的冒险,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解锁徒步之趣,别让“自由”失控。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轻易将保证自身安全的目标寄托到别人身上,要选择专业领队和组织,更要提升自救能力,更好守护徒步安全。
徒步乱象的核心,不是“冒险精神”的失控,而是“无序”与“无知”的双重叠加。徒步热,让我们看到这项活动对大众的巨大吸引力、行业的无限潜力,但也要看到户外徒步领域长期缺乏明确的准入标准与路线规范,未开放的“野线”、未备案的“野团”成了无人看管的“真空地带”,部分组织者把“野生”包装成“稀缺”,将“危险”营销成“刺激”,这种“只收钱、不管命”的无序运营,把徒步变成了“赌命游戏”。同时,徒步者对自然的漠视与对常识的匮乏,被“网红打卡照”迷惑,把“装备简陋”当成“轻装上阵”,容易让浪漫的徒步变成悲壮的绝唱。
冒险有尺度,生命有边界。生命的边界,藏在对自然风险的敬畏与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中,不要在炫耀、猎奇的心理之下,越过生命的边界。当露营、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从“小众爱好”变成“大众潮流”,政府对户外运动文化内涵和风险性的宣传也要跟上,在徒步场景设置的过程中,强化危险性的提醒,让参与者多一份警惕、早一步发现危险,为后续行程筑牢安全屏障。
比生命赌局更揪心的是,野生徒步正在不断透支本应用于民生保障的公共资源。比如,江西靖安野漂,10小时搜救与1.5万元的“任性账单”……野生徒步,占用的不仅是一时的人力物力,更是全社会全成员共享的“生命通道”。
真正的徒步,是安全走完每一次路。整治徒步乱象,要立查立惩立改,以快刀斩除眼前的积弊,发挥制度优势,为行业立规矩、划边界,营造良好的户外生态。
本期编辑:罗丹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