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栏创意点赞,更要为“贴合实际”提要求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88342
为护栏创意点赞,更要为“贴合实际”提要求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8834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为护栏创意点赞,更要为“贴合实际”提要求
2025-10-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10月13日,四川网友发布视频称,九绵高速某段护栏上的熊猫图案装置很“鬼畜”,引发网友热议。(10月16日 极目新闻)

  城市的发展总是与人民美好生活的期盼相呼应,此次高速路护栏的设计,以创意为笔,摆脱“钢筋水泥”的刻板印象,带给大众不一样的体验,是城市主动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城市空间注入新活力;但也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案例,未能从驾驶员视角进行动态模拟和测试,好创意难以承载起民生期待。应该看到,公众的反馈是检验,更是改进的重要契机,鼓励为“贴合实际”提要求,在完善中让好创意真正惊艳众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当传统单调的高速防护栏披上渐变色彩、流动纹路“外衣”,行驶中的驾驶员会发现,原本枯燥的旅途有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在通往熊猫故乡(绵阳、九寨沟方向)的高速公路隔离带上,设置可爱的熊猫图案,初衷无疑是好的。借助城市空间资源,展现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熊猫文化”展示窗,给行车的司机和乘客带来新鲜感,为旅途增添更多的快乐。护栏从单纯的安全设施,升级为传递城市温度的载体,这样的创意尝试值得点赞。

  然而,创意的生命力,终究要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检验。“这设计绝了,瞌睡虫都被吓跑了” “眼睛都看花了,这真的是熊猫吗”……护栏上的创新也引来了大家的热议。不脱离实际场景的创新,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有些“水土不服”的创新护栏体现为:追求造型独特,边角尖锐,对行人尤其是儿童构成安全隐患;材质选择不当,经不起风雨侵蚀,短期内出现锈蚀破损,增加维护负担;忽视城市交通流量特点,过于狭隘的通道间隙导致早晚高峰拥堵加剧……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创新设计,看似是细节疏漏,实则是少了换位思考、调查研究,让创意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也给城市探索带来了提醒:创新应该扎根实际。

  高速防护栏,创意再美,也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高速公路上的防护栏,是守护生命的“隐形卫士”,在这里实现创新,“安全优先”的底线决不能动摇。静态的视觉图在车辆快速通过时,就变成了快速翻动的动画书,还处于驾驶员视野的焦点区域,可能造成不适。在行车路上,有任何安全隐患的问题,都需要及时消除,避免干扰驾驶员视线。因此,在防护栏创新的过程中,要走出“重颜值轻安全”的误区,在每一个细节上多打磨、多考量,始终以安全为前提,以实用为根基,才能让高速防护栏的安全与创新同在。

  护栏的创意升级,本质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体现。打造特色公路的初衷值得鼓励,但也要对“贴合实际”提出明确要求。设计需先满足安全防护标准,兼顾交通疏导、行人便利等基础需求,避免盲目跟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创意真正服务于市民生活。唯有让创意扎根实际土壤,才能让护栏既成为城市的“风景线”,又成为民生的“安全线”。

  本期编辑:罗丹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