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她提前购买广州南至茂名的高铁3车厢1A号座位票,票面虽标注为“靠窗”,上车后却发现是并无窗户的“面壁座”。
从“能坐下”到“自主选座”,铁路在不断升级服务中,不断满足乘客的新期待。然而,“靠窗座”变“面壁座”,让乘客出行期待落空,带来的是体验不符、需求没被看见。“靠窗”失约不是小事,折射高铁座位体验与乘客需求的错位。
从“面壁座”到“拥挤座”再到“低人一等座”,暴露了服务未能跟上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升级,这就需要跳出“对号入座”的基础层面,在技术上升级,在服务上更有细节和尊重,让每段旅途都始于期待、终于满意。
12306客服回应,当前售票系统及票面仅标注“靠窗”或“过道”,无法查询具体座位旁是否有窗。12327工作人员解释,“靠窗”意为靠近窗户一侧,并非紧邻窗户。显然,“靠窗座”靠运气,是名不符实,这样的“文字游戏”折射了服务的被动。乘客按规则选择、付费,换来的却是“货不对板”的落差,这种 “对号不对感觉”的服务,伤的不仅是一次出行的兴致,更是乘客对铁路服务的信任。
告别靠窗却不见窗,高铁服务要抠细节。“靠窗不见窗”的争议点在服务与期待的错位,未曾读懂乘客的真实需求,这只是千万服务细节中的一个,却像一面镜子,照见服务升级中需要弥补的短板。高铁作为大众化公共交通工具,应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身材偏胖者不该在标准座椅里“挤着坐”;任何座位都不该让乘客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落差。乘客的多元化需求,超越了“能坐下、能抵达”的基本需求,转变为“坐得舒服、坐得有尊严”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铁在服务上多抠细节,始终坚持“以乘客为中心”,让服务从“合格”走向“优质”,努力让期待不落空。
从基本需求到个人尊严,高铁服务不能止于“上报”。网友建议铁路部门细化座位标识,以便消费者选择。对此,12306与12327客服均表示将记录并反馈相关建议。从“对号入座”到“尊严入座”,高铁座位体验的升级,让乘客走得了,更走得好。
高铁服务当多些主动,别等乘客吐槽才补短板。铁路部门多站在乘客视角想问题,精准区分“窗户旁靠窗座”与“两窗间靠墙座”。通过部分车次试点更宽舒的“无障碍座椅”“胖友友好座”,给特殊群体更多选择。提前调研,让细节走在需求前,不让乘客在旅途中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守护尊严的跨越,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乘客心中的美好记忆。
高铁的进步,靠速度的突破,更靠服务的温度。别让“靠窗失约”,别让“胖友难安”,别让“座位落差”变成“尊严落差”。让座位体验真正贴合人心,要以“需求分散”的思路,从“被动分配”转向“主动适配”,从“对号”走向“尊人”,让“靠窗”不再靠运气,让“舒适”不再凭巧合,让不同乘客的诉求都能被看见、被满足。
本期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